2019年8月2日,在日本首都东京的新大久保,行人从标有日本和韩国国旗的广告牌前走过。(新华社/美联/图)
从2019年7月至今,日韩贸易争端已持续八十余天。争端开启后,日韩双方一直处于紧张对立状态。
韩国高层曾在多个场合表示,“如果日方愿意撤回出口管制等举措,韩方愿重新考虑续签军事协定”,为双方谈判留出余地。两国共同盟友美国,也表达了“希望维持日韩军事协定”的第三方意见。
然而,手握破局之法的日本,这一次的态度却异常坚决。
2019年8月28日,日本经济产业省按计划将韩国踢出了贸易优惠国白名单。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更是表示,“出口管制措施和日韩军事协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议题”,彻底打消了韩方“以军事换经济”的心思。
双方进入僵持阶段后,韩国又做出一系列小动作。韩国民众抵制日本的“不买运动”也初见效果,8月赴日韩国游客近乎减半。9月18日,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宣布,正式将日本移出出口“白名单”。不过,对韩国意义非凡的半导体相关物资等却在加强出口管制对象之外。
只是这些挑衅、施压、暗藏求和的小动作,却遭到了“冷处理”。日本政府不紧不慢地回应、澄清,并没有丝毫积极“解决争端”的意思。目前,韩国已将日本告到WTO,如果双方谈判不成,仲裁期最长可达15个月。对这场由历史遗留问题引发的贸易争端,日本似乎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韩国:对日本说“NO”
在韩国,一场抵制日货的“不买运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2019年7月起,一张抵制日货的“NO”字海报在韩国社交网站上流传。海报正中央是一个大写的英文单词NO,字母O被特别涂成了红色,像一面日本国旗;单词下面则用英、韩两种文字写着:“抵制日本”、“不去”、“不买”。
7月11日,一个抵制日货的专门网站www.nonojapan.com上线运营。网站首页列举了几十个日本品牌产品,以及可以提供同样功能的韩国、他国品牌产品。用户还可以自行上传信息,使网站内容不断更新。该网站因人气暴增,一度陷入瘫痪。
除了日货、日本旅游被抵制外,这场对日本说“NO”的运动还蔓延到了文化领域。思想上亲日的艺术家们遭到韩国民众“清算”,他们的艺术作品被部分激进的韩国民众视为污点,希望像擦镜子一样抹去他们的痕迹。
8月19日,韩国京畿道政府宣布弃用“京畿道道歌”,并向社会公开征集新道歌。原因是“目前传唱歌曲是一名亲日派作曲家李兴烈所作”。
一天后,一篇名为《刻在大韩民国货币上的亲日派烙印》的文章称,如今韩国流通货币上使用的伟人像,大都出自亲日派画家之手。比如,5万韩元和1万韩元纸币上刻印的伟人像,其创作者分别是韩国已故画家金殷镐和金基昶,而两人都曾登上韩国“亲日反民族行为者”名录。为此,有韩国民众向青瓦台请愿:“无论耗资多大,政府都应尽快换掉货币上的伟人像。”有人甚至制作了印有韩国抗日烈士安重根等人图像的虚拟货币,供政府参考。
进入9月,连韩国地方政府也开始高调参与日货抵制活动。9月6日,韩国釜山市议会通过一项条例,三菱重工等284家日本企业的产品在釜山市销售时,将被贴上写有“战犯企业产品”的标识。依据条例,釜山市政府有义务不采购这些企业的产品。报道称,该条例限制的理由是,这些企业“未对日本殖民时期强征朝鲜半岛劳工作出正式道歉和赔偿”。
对日本说“NO”,已经成为韩国从庙堂到江湖的一致态度。日本国际基督教大学教授Stephen Nagy评论称:“日韩关系处于1965年以来的最低点。”
“日本对韩国露出贸易战炮口”
这场从2019年7月开启的“不买运动”,其源头可追溯至韩国被强征劳工的赔偿问题。而引发日韩矛盾激化的,则是日本对韩国出口管制的“奇袭”。
2018年10月起,韩国大法院(即韩国最高法院)连续作出多项判决,表示“支持个人赔偿请求权”,要求二战期间强征朝鲜半岛劳工的日本企业对相关劳工受害者作出赔偿。
对此,日本政府强烈反对,称“该判决违反《国际法》”。日方认定,依据两国1965年签订的《日韩请求权协定》,这类索赔问题“已解决”。日方多次要求韩国依协议处理,并要求根据《日韩请求权协定》设立仲裁委员会。
不过,这些请求遭到了韩方的无视。2019年初,韩方连续下令扣押多家日企在韩国境内的财产,而三菱重工在韩国的生产线及仓库因此均被查封。
2019年6月底,在大阪举行的G20峰会上,韩国总统文在寅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甚至没有举行双边会晤。双方的唯一一次见面,是安倍在开幕式上迎接各方嘉宾时,双方尴尬的8秒钟握手。据日媒报道,韩国外长和日本外务大臣于6月28日晚单独会面,双方依旧未能就征用工事宜达成一致。
2019年7月1日,日本经济产业省突然宣布,将从7月4日开始,对面向韩国出口的光刻胶、氟化氢和氟聚酰亚胺等三种半导体材料进行出口管制。
这三种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电视机等电子设备的制造。而日本制造厂商在全球市场上均占有垄断式份额。如果这些原料对韩国“断供”,可能引发韩国企业的停产危机。
日本经济产业省还表示,将调整出口国家的组别管理,把韩国从适用于出口简易程序的优惠国“白名单”(A组)中移除。这意味着,日本面向韩国的出口审查将更加复杂,审批期最长可达到90天,甚至可能被“拒批”。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政府设置的出口白名单国家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体,共27个。“移除白名单”措施生效后,亚洲圈唯一享受优待的韩国也要出局。接连两项出口管制措施,无疑会对韩国经济造成负面影响,韩国半导体制造商三星、高精细电视机制造商LG等大企业则首当其冲。韩国《每日经济》发文称,“安倍政府发起奇袭挑衅,对韩露出贸易战炮口。”
7月7日,三星电子副会长李在镕匆匆出访日本。这场出访时间长达6天,其间李在镕甚至缺席了文在寅与韩国30大企业负责人的会谈。然而,关于李在镕的出访时间表和行程,三星电子表示“拒绝公开”。7月12日晚,结束旅程的李在镕返回韩国机场。面对记者的提问,李在镕也始终保持沉默。
谈不拢,或是不想谈
2019年7月12日,日本对韩国出口管控政策实施1周后,日韩双方在东京首次举行协商会。
一张会谈现场的图片显示,会谈地点是一间普通的会议室。可移动的写字板上贴了一张白纸,上面用日语写着“关于出口管理的事务说明会”。日本经济产业省、韩国产业通商资源省各派2名代表。4人端坐在由两张会议桌拼起的谈判台前,气氛有一丝尴尬。会谈现场的简陋引发了韩方的“吐槽”。按照韩媒说法,“会议场地好像仓库一样”。
不过,这次会谈似乎也并非奔着解决问题而去。会谈当天,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在记者会上强调:“这只是为了确认事实,并非与韩方(带有谈判性质的)磋商。”
首次会谈结束一周后的7月19日,韩国产业通商资源省贸易政策官李浩铉发出“进一步协商”的提议。李浩铉表示:“日本政府将韩国移除白名单需要基于确定的证据和事实。(白名单除名)这样的举动,不仅是两国经济,连世界性的供应链也会受到重大影响。”不过,日本经济产业省对此没有做出任何回应。
接下来的一个月,尽管日韩两国贸易部门未能重启官方会谈,但双方的外交部门依旧展示着“保持协商”的姿态。在8月2日的东盟地区论坛(ARF),以及8月21日在北京举行的韩中日外长会谈中,两国外交高层均有就此问题进行交流。遗憾的是,双方的意见却始终是两条“平行线”。
随着会谈陷入僵局,韩国民间针对日本“不买运动”如火如荼。8月12日,韩国“先发制人”,宣布计划把日本排除出韩方贸易的“白色清单”。8月22日,韩方又宣布不再与日本续签《军事情报保护协定》。8月25日,韩国在日韩两国争议岛屿独岛附近海域举行大规模防御演习。
就在日本“把韩国排除白名单”政令生效的前一天,韩国内阁总理李洛渊和超党派的“日韩议员联盟”会长额贺福志郎就贸易争端通了电话。这被国际舆论视为“在官方渠道收窄背景下,日韩民间的最后磋商努力”。
如此种种,都没有阻止日本“除名韩国”的态度。8月28日,日本政府按计划执行了“白名单”移除的政令。韩国内阁总理李洛渊对此回应称,“会毫不犹豫上诉至WTO。”
被无视的军事反制
在日韩贸易争端发生后,韩方意在把《军事情报保护协定》(简称“GSOMIA”)作为谈判筹码。韩国高层也不止一次表达“通过续签协定来换取出口管制取消”。
8月28日,在日方宣布“除名韩国”后,韩国国家安保室的金铉宗第二次发言称:“对此次日本的举措,表示强烈的遗憾。”不过,金铉宗也随即抛出了橄榄枝,表示“如果日本以撤回管制措施作为条件,韩方可以重新考虑废止《军事情报保护协定》一事”。他还强调“球在日本一边”。
三年前的2016年11月23日,韩日两国代表在首尔正式签署韩日《日韩军事情报保护协定》,允许共享包含朝鲜核导项目等军事情报,同时约定防止秘密情报向第三国流出和泄露。协定每年自动续签,除非双方在到期前90天发出终止公告。目前,协议签订已进入第3个年头。
韩国媒体《中央日据》报道,自2016年签署协定以来,韩日双方共交流29次军事情报。2019年5月以后,朝鲜进行的8次导弹发射实验中,有7次日韩双方进行了情报交换。
2019年8月22日,韩方则宣布决定对GSOMIA终止。如果日韩双方协商没有进展,这个协定将会于2019年11月22日正式废止。
蔓延到军事领域的争端,也引起了美国的重视。8月22日,美国国防部发表声明,称“信息共享是共同防卫政策和战略的关键”,对GSOMIA的废止表示担心,同时表示“如果美国、日本、韩国三国友好协作,东北亚将更加安全”,希望能“维持协定”。
不过,无论是韩方抛来的“橄榄枝”,还是美国的第三方意见,都没有动摇日方的态度。2019年9月6日,日本政府人士在受访时表示,日方已经决定拒绝韩国以续签GSOMIA换取取消对韩出口管制的提议。“日方无法容忍在安全合作与贸易管制之间作交换……它们是完全不同的议题。”
日韩争端或陷入持久战
进入9月以来,日韩双方曾举行两次外交会谈。参加者分别是韩国外交部的亚洲太平洋局局长金丁汉,以及日本外务省新履职的亚洲大洋洲局局长泷崎成树。不过,双方都坚持原有立场,并没有理会对方的要求,会谈最终以平行线告终。
2019年9月11日,安倍晋三在新内阁成立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就韩国法院下达命令日本企业赔偿的征用工程问题表示,“希望韩方作出合适应对的方针不变”。安倍晋三强调:“作为政府,希望韩国根据国际法采取合适的应对。这是我们的一贯方针。即使是在新体制的情况下,也不会有丝毫改变。”
9月11日,针对日本政府对3种出口韩国的商品施行贸易管制,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长俞明希在记者会上说,日方举措缘于韩国法院就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强征的韩国劳工向日企索赔案所作判决,“带有政治动机”,是直接针对韩方的“歧视性措施”,违反世贸组织规则。因此,韩国决定向WTO提起申诉。
9月11日当天,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世耕弘成回应称,日方已收到邀请,将“妥善应对”。依照国际惯例,被要求磋商的成员需要在接到磋商请求后10日内做出答复。但日方迟迟未表明“谈判与否”的态度。就在答复期的最后一天,
9月20日,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披露称,日本政府已表示接受了谈判邀请。
依据世贸组织贸易争端解决机制,首先应由韩日双方谈判化解争端。不过,如果失败,韩方可申请世贸组织仲裁。这一过程最长可持续15个月。
从7月至今,韩国民众发起的“不买运动”正逐渐显出效果。
日本产品在韩国滞销,业绩惨淡。据韩国媒体公布的8月数据,日本汽车在韩销量为1398辆,比2018年同期(3247辆)减少57%;连续10年保持进口啤酒第一位的日本啤酒已滑落至13位;日本清酒进口量也滑至11年来最低点;在韩受欢迎的日本服装品牌优衣库已经倒闭了4家店。抵制日货行动正逼迫在韩日企撤离。
不过,“不买运动”对日本国内经济抵制效果有限。9月20日,日本百货店协会公布了8月的百货店销售数据。访日外国人免税商品销售额同比2018年减少0.7%,7个月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其中,韩国游客贡献的销售额同比减少了一半。不过,因其在整体销售额中占比只有3%,对业绩整体影响不大。相反,因为酷暑,主力服装热销、部分高价物品需求增加等原因,8月百货店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2.3%,达到4200亿日元。
在9月19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更是“安抚”道,虽然韩国游客人数大幅度减少,但其他地域的外国游客正在增加。他认为,韩国游客数量的减少,对访日游客整体人数影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