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邮报》等外媒大肆炒作所谓“在华非洲裔遭种族歧视”话题。(图源:华盛顿邮报)
近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英国广播公司(BBC)等一批西方媒体借疫生非,大肆炒作所谓“在华非裔遭受种族歧视”话题。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更是妄言,中国与非洲的合作伙伴关系“浅薄空洞”。
这次一些西方政客和媒体试图给中国扣上“种族主义”这顶“大帽子”的理由,实际上是广州在开展防控工作中涉及在穗非洲人的疫情检测、隔离等具体事务性问题。从中国政府层面讲,中国采取的检疫措施、各项防控措施、医疗卫生机构的救治以及社区的网格化管理等,对中国人和外国人一视同仁。中国不会对在华外国人采取歧视性做法,同样也不会搞特殊待遇。
严防严控不是一句口号,在高度紧张、严格执法的抗疫第一线,产生一些民间负面情绪、甚至有时候出现基层摩擦,都是正常现象。语言不通、文化背景不同、各国防疫措施差异等因素,更加大了对外籍人士防疫措施执行的难度。如何妥善处理在华外籍人士的负面情绪、缓解恐慌心理,的确是特殊时期中国社会治理必须面对的课题;但只要以就事论事的态度处理这类问题,从操作层面、执行层面落实好防疫举措,就不会对中国与相关国家关系大局造成伤害。
这次中非之间关于广州等地疫情防控涉及非洲人境况的沟通协商就是十分及时有效的。4月13日,非盟委员会主席法基在同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通电话时表示,知道中方正在努力防止疫情反弹,相信中方决不会采取歧视性的作法。针对一些势力试图利用当前事态挑拨非中友好,法基表示决不会让他们得逞。同日,在参加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陈晓东集体会见时,驻华非洲使节表示,非中是好兄弟、好伙伴,目前广东出现的一些问题是非中兄弟之间的事情,完全可以通过友好协商加以解决。任何外部势力,无论出于什么企图,采取什么手段,都无法阻挡非中友好关系发展。
对一些西方媒体和政客借疫破坏中非关系的“小算盘”,很多非洲国家早已心中有数。这些年来,从“新殖民主义论”到“环境破坏论”再到“债务陷阱论”,一些西方媒体和政客炮制的破坏中非合作的论调不绝于耳。这种种不实论调背后,既有前殖民宗主国丧失在非洲影响力的焦虑,又有西方中心主义的偏见,更有地缘政治竞争的狭隘。但事实是,就在这样的诋毁和抹黑声中,中非关系保持了“决不会因一时一事而受到影响”的定力。
具有强大稳定性,正是中非关系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像中国这样有一整套对非合作理念和政策措施,并几十年如一日持续推进的国家非常罕见。国家间关系的起起落落、反反复复皆是常事,而中非关系却始终保持稳定发展势头,经受住了时间考验。在当前形势下,中国和非洲国家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团结一致、共克时艰。
事实上,自疫情发生以来,中非双方坚持携手抗疫的立场从未动摇。当疫情在中国暴发之初,许多非洲国家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对中国抗疫给予声援和支持;在当前疫情在全球蔓延、非洲疫情形势堪忧的情况下,中国政府、企业为非洲国家送去一批又一批的医疗物资援助;近千名长期驻非洲医疗队员就地展开培训教育和救治工作;中国网友纷纷留言为非洲国家抗疫鼓劲加油……这一切,才是中非关系在此次疫情中更为全面、更为真实的图景。
随着全球疫情战线不断拉长,包括中非在内的各国社会内部恐怕都有可能出现负面情绪累积。我们要对这些负面情绪保持足够的自省,当出现摩擦时要及时沟通、发布信息、友好协商、妥善解决。但无论中国还是非洲国家,都不可能让情绪带偏了中非合作的轨道。那些试图借疫生非的西方媒体和政客,还是趁早散了吧。(海外网评论员 毛莉 任天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