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第五次会议期间,林念修副主任与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用生共同签署了《关于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按照协议,“十三五”期间,国家开发银行将安排不低于1.5万亿元融资总量,重点支持实施《“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1项重大工程和创新平台建设,并通过投贷联动等创新模式,加大对创新型中小企业支持力度。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上述1.5万亿元融资应主要使用到:“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分享经济发展,建立适应分享经济发展的监管方式,促进交通、旅游、养老、人力资源、日用品消费等领域共享平台企业规范发展,营造分享经济文化氛围”等重点领域。
从旅游向旅居过渡
自从人们解决了生存问题后,就学会了旅行。古代的旅行只是少数人的权利,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穷苦人是谈不上旅行的,一没条件,二没情怀,顶多是走出十几里地,串个亲戚。
到了现代社会,生活殷实了,便有了大众旅游,这种旅游即是在旅行中游玩。初始阶段的旅游当然是观光,从非景区化旅行,到景区化旅游,经历了一个人造景区的阶段,这是市场导向,也是经营者的利益驱使。这个阶段,许多单纯为了卖门票而生存的景区涌现出来,其典型表现就是一味地去人造景观,而不肯拐个弯儿,寻个差异化和互补性,搞点业态型产品。须知,景观吸引力和业态吸引力同是一种旅游产品。
及至出现休闲和度假旅游,业态变成了重要产品,且从业态延伸到了夜态。这就需要闲下来和慢下来,从旅游向旅居过度。
康养:提升生命的质量
康养旅游乃社会发展使然。著名文旅专家王钧凯认为:如果说休闲度假是一种生活质量的诉求,那么康养无疑是生命质量的提高诉求。
由此看来,康养对于旅游已经上升到一个很高的层次,如果说旅行是为了观光,无所谓景区与否;那么旅游就对应着休闲,旅居对应着度假,而康养应该是度假旅游的一个重要产品,而且很可能会成为一个核心产品,因为康养是物质生活已经满足条件下,而衍生出来的精神层面的深度体验,乃至享受,与休闲比,已经不是生活质量提高问题,而是生命质量提升问题。
创新发展模式
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分享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意见》,更是将分享经济的发展推上了快车道!在健康养老领域,包括智慧养老、生态养老、旅游养老、旅居养老、游学养老等多种形式养老服务,将在分享经济的影响下,积极创新商业模式,以创新推动行业发展,同时通过创新,让分享经济这种新经济发展方式,真正融入到健康养老产业中,旅游、养老等领域共享企业平台的发展,将引领行业,形成全新的发展模式!
田园休闲养生度假
因而,诸多业内人士逐渐将目光转向乡村,将康体养生带入田园,赋予休闲农业新的功能,开拓休闲农业发展的新途径,于是,田园养生开始出现在人们视线。
田园养生,是以乡村田园为生活空间,以农作、农事、农活为生活内容,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为生活目标,达到回归自然、修身养性、康体疗养等的目的一种生活休闲方式。
康养旅游
康养旅游,顾名思义为健康养生类旅游,国际上,一般被称为医疗健康旅游。近两年,康养旅游作为新兴旅游产品,越来越受青睐。目前,世界上有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健康旅游,2013年全球健康旅游产业规模约为4386亿美元,约占全球14%的旅游产业总体规模经济。2017年产生6785亿美元的收入,占世界旅游收入的16%。
《大健康十大投资热点市场规模预测》显示,在2018年,我国大健康产业的规模将近43万亿元,居全球第一位。预计到2020年,大健康产业总规模将超过8万亿元。
康养旅游:正处于爆发的前夜
然而,包括养生旅游在内的一些细分领域还是一片蓝海。据统计,养生旅游占旅游交易总规模的1%左右,2015年中国旅游市场总交易规模为41300亿元,养生旅游的交易规模约为400亿元。
现阶段,养生旅游市场拥有良好的市场环境,发展空间巨大。未来5年,养生旅游的市场规模将呈快速增长态势,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20%。2020年市场规模将在1000亿元左右。养生旅游作为大健康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复合型产业,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
健康、愉快、长寿
当下,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愉快、长寿”的欲望越来越强烈,而单纯的养生已难以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融合时下发展迅猛的休闲旅游,养生旅游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同时,进入21世纪,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中国现有老龄人口已超过2亿,且每年以近800万的速度增加。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而老龄人口更倾向于养生旅游。
养生餐饮
预测分析称,从地域角度来看,以珠三角地域养生市场为主,辐射海外华人及亚洲市场;从年龄角度来看,以中老年人群为主,中年为辅,中老年市场的休闲度假消费数量较大,消费诉求为医疗、延年益寿;从性别角度来看,以女性市场为主,养生保健消费较大,其养生商品的购买力较强;从商务市场看,养生保健消费量大,对养生餐饮消费要求较高;消费者较为注重生态养生场所的档次规格,消费额较高
乡村旅游养生的建设要点
养生项目的建设讲究品质和品位,没有品质非凡的旅游环境、没有奇趣自然的体验项目,很难达到“休闲养生”的目的。想要做出品质和品位来,就要在开发过程中注重多种要素的相互融合:
1、将乡村与田园融合
农业养生,以乡村为载体,分为田园、村庄和自然三大板块。在乡村这一载体中,应以田园为主,以村庄为次,以自然为补充,做到田园的村庄化和村庄的田园化,将村庄和田园融合成一个整体,特别是将住宅建到田园中不宜耕作的地方,将田园变成住宅的庭院。比如在山岭梯田种植作物,山顶建房造屋,建设村庄。
2、将自然与艺术贯通
自然与艺术的融合,就是尽可能保持原貌,尽可能减少人为的改造,体现乡村的自然性。同时,使田园、村庄和自然环境的设计更符合美学规律,符合养生者的审美需求,使其更具有艺术气息,更有品质。
3、将养生与生产结合
通过农作、农事和农活等方式,在实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这一目标中,实现养生的目的。因此,在养生的过程中,将生产同时进行下去。将生产与养生融合,才是真正的农业养生,达到养生与农业齐发展的目的。
田园养生的形式:
1、休闲度假,“ 静 ” 养
远离灯红酒绿,寻找一片净土常常是旅游者选择田园休闲度假的主要动机。因此农业休养项目的规划中要注重度假项目、空间、氛围以及建筑风格的“静”,同时在视觉上也不宜用太热烈的颜色。
2、农业体验,“ 动 ” 养
农耕体验是农业养生与近郊休闲旅游结合的主要形式。田园农耕不仅包含乡村农耕劳作活动,更重要的是挖掘一系列体现生命本源的生活方式和元素,结合出“以动养生”的概念,打造区别于周边景区的田园意象以及参与性高、趣味性强的休闲养生项目,愉悦身心。
3、文化熏陶,“ 和 ” 养
“与世无争、自给自足”是农业文化的精髓,相关项目的规划开发必须围绕田园文化这根主线,塑造完整的乡村文脉、凝聚本土文化个性、拓展文化空间,从乡村建筑、旅游服务设施、服务项目、旅游商品等方面体现田园文化、乡土文化的精髓,使之与养生主题更好地融为一体。
4、将趣味与劳动结合
田园养生,就是要做到生活和劳动的结合。采茶作为劳动,讲究的是采茶的速度、数量和质量;而作为生活,则是在保持一定的速度、数量和质量的基础上,追求对采茶知识的认识、劳动的锻炼、技能的掌握、乐趣的获得,这便是一种生活化的劳动。了解更多请关注农业先驱者。因此劳动的场景中要融入生活的元素,如将田园设计成景观化的田园,将工具设计成玩具式的工具等。
田园养生、休闲农业
田园养生是新时代休闲农业开发的一种新的思路和渠道。这一渠道迎合了当代人注重养生的心理,同时充分利用了乡村田园良好的自然环境,是未来休闲农业发展的一个良好的途径。而要通过这一途径发展休闲农业,则需要注重项目的品质,将多种元素进行融合,通过对外在的景观、物产、设施等的打造,以及农耕的体验、文化的发掘等做起,从根本上提升项目的内涵,如此才能达到吸引游客,提升休闲农业项目价值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