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大阪峰会星期六(29日)落下帷幕。峰会通过宣言,表示G20致力于实现自由、公平、非歧视性、透明、可预见、稳定的贸易和投资环境,支持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必要改革,G20成员中《巴黎协定》签署方重申将严格执行这一应对气候变化的协定。期间,G20成员领导人密集开展双边、多边外交活动,使大阪峰会成为推进多边主义、解决问题的重要平台,提振了国际社会信心。
大阪峰会召开时,正值全球遭遇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逆风,产业格局和金融稳定受到冲击,国际投资者信心明显不足。在此艰难时刻,与会领导人围绕全球经济、贸易与投资、创新、环境与能源、就业、女性赋权、发展以及健康等议题展开讨论,建言献策。
这其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峰会上的发言以及一系列双边和多边外交活动,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他在受邀作峰会引导性讲话中,提出G20领导人要“尊重客观规律、把握发展大势、胸怀共同未来”的观点,对于解决当前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难题有重大意义;他宣布中国将进一步开放市场、主动扩大进口、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全面实施平等待遇、大力推动经贸谈判等五项措施,表明中国扩大开放言必信,行必果,继续为促进经济全球化注入动力。与会各方对此反响热烈、高度赞成,认为习近平主席强调合作、创新及发展的理念,为当今世界发展指明方向,所倡导的多边主义是国际社会真正期待和需要的,相信扩大开放将给中国合作伙伴带来更多益处。
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就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有利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更好发展的开放型世界经济,政治解决地区热点问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议题,与各国和国际组织领导人进行了深入探讨,所提出的理念、建议、措施,给笼罩在经济和安全双重不确定性之下的国际社会注入了信心,为全球治理改革指明了路径。
值得关注的是,习近平主席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举行会晤,两国元首同意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同意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重启经贸磋商,美方不再对中国产品加征新的关税。会晤所释放出的积极信号,顺应两国民意,符合全球期待,有利于缓解市场紧张情绪。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双方虽然存在一些分歧,但只要双方牢牢把握相互尊重、互惠互利这个大方向,就能避免落入所谓冲突对抗的陷阱,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给世界带来更多稳定性与确定性。
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举行会晤,并达成十点共识,包括践行中日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的政治共识,妥善处理敏感问题、建设性管控矛盾分歧等。这些共识不仅有利于推动两国关系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也体现出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共同维护自由公平的多边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秩序的意愿,为促进世界和平稳定承担更大责任。
支持多边主义是与会各国与国际组织领导人在大阪频频发出的信号。联合国秘书长古铁雷斯认为,当前国际形势正处在关键时刻,贸易领域和海湾形势出现紧张,世界面临促进多边主义、遵守法治意愿不足的情况。他表示,中方“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合作“八大行动”与“非盟2063年议程”、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高度契合,形成了推动非洲发展的合力。俄罗斯总统普京则批评美国单边主义和缺乏支撑世界秩序的规则,使一些地区紧张局势“一触即发”。显然,捍卫多边主义和国际秩序成为大阪峰会最强烈的呼声。
在世界经济再次来到十字路口的时刻,G20大阪峰会不负众望,发出了支持多边主义、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强烈信号。峰会成果如何落实,无疑将成为国际社会重要关注点。各成员唯有胸怀共同未来、坚持伙伴精神,方能抗衡各种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为全球经济增强信心、给人民带来希望。对中国而言,继续办好自己的事,实现高质量发展,仍将是最坚定的行动。
(国际锐评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