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向邓小平铜像敬献花篮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一行前往邓小平缅怀馆和陈列馆
图为环形多媒体展厅内,华媒代表坐在邓小平最爱的“海边”缅怀伟人
非洲时报四川广安9月8日电(记者梁铨) 1997年,邓小平逝世。二十年后,邓小平铜像广场前,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荷兰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向邓小平铜像献花、深情鞠躬,以表缅怀、哀思之情。9月8日,“第二届海外华文新媒体高峰论坛”红色行采风活动的华媒代表走进位于四川省广安市的邓小平故里。
8日上午,全体海外华文媒体代表面向邓小平铜像肃立,礼兵迈着正步护送花篮,花篮上的红色缎带写着“海外华文新媒体广安行采访团敬献”,而后全场向邓小平同志铜像鞠躬。伴着阵阵桂花香气,绿荫环绕的铜像广场庄严肃穆的同时,显得格外亲切自然。
随后,海外华文媒体一行前往邓小平缅怀馆和陈列馆,陈列馆内一件件遗物见证了小平同志值得铭记的无数瞬间。声情并茂的讲解员在一封彩色的“中华牌”铅笔前引导大家驻足,缓缓道来:“这就是小平同志在当时全国最大的百货商店上海第一百货商店给孙辈们买的铅笔。孩子们用铅笔写字、画画,这是孩子们用剩下的最后一封铅笔,后由小平同志家人捐赠给了邓小平故居陈列馆。”
“邓小平走的那一天我印象十分深刻,我们这一代人都受益于邓小平的伟大决策。”瑞典北欧时报社长何儒介绍:“当年很多人在迟疑,中国要走什么样的道路,邓小平适时提出结合中国实际的开创性理论体系,非常有智慧,因而也得到了中国人民的支持。”
爱尔兰新岛传媒社长孙向宏表示,青砖瓦房环抱于青山绿水之间,让我们感悟到邓总设计师年少时的情怀,以及为人民谋利的初衷。孙向宏说:“中国改革开放至今给世界带来震惊,同样颠覆着爱尔兰人民。爱尔兰虽然是全球最早建立开发区的国家,如今已然要跑来学习理解中国的发展经验。爱尔兰华界同样受益于中国改革红利,相信他们更希望来到邓小平的家乡,缅怀和感谢他老人家。”
对红色行采风活动中参观邓小平故里,定居美国二十余年的中华商报社长苏子涵十分激动。他说:“我第一次来到广安,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感谢人民日报海外版、海外网和四川省委外宣办组织这样的活动。”谈到红色旅游的海外推广,苏子涵表示,美国华侨对红色历史的感情很深,可以发展组织海外团体,到领导人的家乡和老根据地参观,帮助他们了解中国历史。
邓小平故居管理局工会主席彭兴建一直陪同华媒团队参观,他表示,希望海外华媒代表们能够通过自己的眼睛发现邓小平故里的美,转换成所在国家人民易于接受的表达方式和语言,向世界介绍中国。“邓小平是世界公认的优秀政治家,他不仅影响了中国,同样也影响了世界。华人、华侨根在中国,对祖国有深厚的感情,渴望了解中国的发展变化,华文媒体介绍邓小平故里可以给他们一个非常好的红色视角,由此带动世界人民了解中国。”
邓小平故里旅游景区面积3.19平方公里,是集缅怀纪念、爱国主义教育、古镇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展示、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景区。邓小平故居、洗砚池、翰林院子、蚕房院子等近20处主要景点,充分展示了邓小平同志青少年时期的活动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