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100天,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就要在中国上海揭幕。目前,已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多家企业注册参展,预计全球将有15万名买家参会,这让人们提前看到了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博览会火热盛况。据透露,有30多家境外企业已提前报名,还要参加2019年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从参展情况看,报名数量最多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服装服饰、日用消费品、食品和农产品领域,申请展览面积最大的企业,则主要集中在智能及高端装备、汽车领域。很显然,敏锐的外国参展商早已看到,中国人对高品质生活质量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追求,正成为全球消费市场增长的新动能。
中国政府主办这届进口博览会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一点也不意外。这是因为,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冲击全球经济的背景下,每家企业都希望突破人为制造的壁垒,寻求新的创富空间。对全球生产商来说,中国有近14亿人口的消费和投资市场,政府正将支持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的决心与意志变成行动,力求不断扩大开放,在全球范围内,恐怕很难找到比中国更好的机会。
目前,中国已形成有4亿人左右的全球最大中等收入群体。近些年,澳大利亚牛肉、智利樱桃、德国牛奶等外国优质农产品开始越来越多地进入中国消费者的餐桌上。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农产品进口国,农产品进口额占全球农产品贸易额的10%,农产品贸易逆差每年在400亿—500亿美元。中国还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2017年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901.54万辆和2887.89万辆,同比增长3.19%和3.04%,连续9年蝉联全球第一。英国《金融时报》认为,大多数跨国车企至少有四分之一、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超过一半的利润来自中国。今年 7月1日,中国正式下调进口汽车和部分日用消费品关税,既满足了人们消费升级需求,也给外国相关企业拓宽中国市场释放出更多红利。
除购买力外,中国良好的经济基本面、相对完善的产业链条、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使得它继续成为全球投资的热土。2018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6.8%,连续12个季度运行在6.7%—6.9%之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亚洲开发银行将中国今年经济增速预测分别上调0.1和0.2个百分点。
作为全球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正不断对外资开放市场准入。6月底,中国发布了新版《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在金融、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文化、汽车、船舶、飞机、农业、能源、资源等多个领域推出开放举措,限制措施缩减近四分之一。无疑,这将进一步激发外国投资者的热情。中国美国商会最新报告显示,有74%的美资企业今年计划扩大在华投资,这一比例为近年来最高。
除传统产业外,面对全球正处于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风口,中国的创新企业数量目前已位居全球第二,并首次进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创新指数前20强。随着中国未来在清洁能源、电动汽车、电池、人工智能等领域持续发力,可以预期,外国资本、外国企业将在中国找到最好的发展空间。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继在4月份博鳌亚洲论坛宣布新一轮扩大开放的重要措施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最近在南非金砖国家工商论坛演讲时再次强调,中国将继续敞开大门搞建设,继续创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继续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开辟新空间。
根据习近平去年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宣布的规划,2017年至2021年五年间,中国将进口8万亿美元商品,吸收6000亿美元外国投资,对外投资达7500亿美元,出境旅游人数将突破7亿人次。如果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为外商搭建直接进入中国消费市场的平台,那么,中国也将是外国投资者不可失去的财富市场。
(国际锐评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