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籍县市首长当选人侯友宜、卢秀燕、韩国瑜 图源:台媒
新当选的台湾地区县市长们近日已经走马上任,开始执政,然而此次“九合一选举”引发的台湾政局重大变动仍在发酵之中。这次选举与以往台湾地区选举最大的区别是其非典型性特征非常突出,选举氛围与选举结果与过往的台湾此类选举明显不同。在某种程度上,2018年这场选举的结果也预示着台湾社会心理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非典型的选举
这次选举的非典型性在于,选举中政党的号召力下降,而候选人特质对选民影响远大于政党的影响。
柯文哲、韩国瑜作为非典型的政治人物,在基本上没有政党资源支持的条件下获得民众的大力支持并赢得胜利,反映出台湾民众已厌倦蓝绿政党恶斗,政党在选举中的号召力下降。
特别是韩国瑜,虽然是国民党候选人,但并不是典型的国民党政治人物,而是一个非常接地气的中下阶层代表。加上党产被民进党完全查封的国民党不能给韩国瑜一分钱的帮助,韩国瑜只能靠一瓶矿泉水打天下。这就更突出了韩国瑜的非典型政治人物特质。在选举一开始并不被看好的韩国瑜,不打悲情牌,不攻击、抹黑对手,强调“愿景与价值”,选战诉诸真实、欢乐、直接与正面,硬是利用现代新媒体走网红之路,说民众的心里话,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尽管现在看来这些属于非典型的选举模式,也许在将来,这种接地气、得民心的非典型性选举模式可能成为台湾选举竞争的常态。
民心思变在基层
高雄原本是民进党候选人能“躺赢”的地方,然而随着“韩流”的发酵,民意开始渐渐有变化。
在选举期间,台湾各媒体、政党、智库所做的民调貌似科学但大多具有倾向性和诱导性。而一位南台湾的大学生为了掌握第一手的选情,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街头民调。当他在一个既定时间里亲自采访了市场里、大街上的高雄市民后,他看到了高雄民心思变,看到了韩国瑜要赢的希望。
春江水暖鸭先知,真正的民心在街头,在市场,在底层,在民众生活中。谁真正走进民众,谁才能真正把握住民心脉动。
马英九执政时期,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南台湾的高雄是可以利益共沾的,可以享受到农渔产品卖到大陆,大陆游客走进高雄的福祉。当年那段红红火火的日子,高雄底层民众是经历过的,也是忘不了的。2016年民进党执政后,民进党当局不承认两岸交流的政治基础“九二共识”,“九二共识”曾经给南台湾带来的红利也随之没有了。特别是两岸流通渠道不通畅,南台湾农渔产品卖不出价钱,农民渔民赚不到钱;大陆游客大幅减少,高雄夜市没客流,摊贩赚不到钱,高雄的观光饭店业入住率极低,经营难以为继。南台湾的底层民众生活开始变得苦哈哈。
选举就是选择希望。谁能给底层民众带来希望?显然不是民进党。民进党一直在打“反中”牌,民进党籍的县市长当选之后一定不可能打开与大陆的路径,大陆游客来不了,南台湾的农渔产品找不到新的销路,那么台湾南部底层民众的生活还将是苦哈哈。
国民党籍候选人韩国瑜打出的最能撼动高雄市底层民心的口号就是“东西卖得出去,人进得来,高雄发大财”。至少国民党候选人当选还能给高雄底层民众生活带来新的希望,而投票选民进党候选人,未来连一点希望都没有。
“反中”不能当饭吃
现实最能教育民众。“反中”不能当饭吃,甚至“反中”就没有饭吃。这是南台湾底层民众两年多来最鲜活、最现实的生活体验与感悟。因此,在这个曾经被认为是民进党政治大本营高雄市,穷则思变这一真理再次被验证。
对于大陆,台湾民众心中有杆秤。一是两岸关系好的确能够给台湾底层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2008年到2016年的生活经验和直觉已经明白无误的告诉了广大底层台湾民众,只有两岸关系好,日子才能过得更好。二是大陆给台湾年轻人希望与未来是真诚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大陆发展的机会众多,对台湾青年提供的方便也是实实在在、真心诚意,大陆出台的31条措施对台湾青人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这些台湾民众都能感受到。
无论民进党在选举中如何进行恐吓,搞所谓的“反中”、反介入,挑起台湾民众对大陆的恐惧和仇恨,但是台湾民众通过自己身处底层的切身感受,已经得出与民进党“仇中”宣传相反的认知。经过这场选举可以发现,在两岸关系问题上台湾社会心理已经开始发生微妙变化。在高雄这个被民进党视为深绿大本营的城市,民进党的“反中”“恐中”牌失灵了。在生活现实面前,广大中南部民众对民进党污名化大陆的宣传有了一定的抗药性,而对大陆的亲和感上升了。
(李振广,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海外网特约作者)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关注“港台腔”微信公号,浏览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