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图源:新华网)
进入2019年,日俄双方致力于推动双方的“关系正常化”,正式启动和平条约缔约谈判。当地时间1月22日下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会后普京表示,俄日首脑确认了两国签署和平条约的意愿,接下来将需开展耐心细致的工作,为达成双方都可接受的解决方案敲定条款。
不过,这一表态本质上是对2018年两国首脑会谈共识的重申,并未有新的进展。日俄若想改实现“关系正常化”,并发展“战略合作”,就必须签订以解决领土争议为前提的日俄和平条约。但在领土争端这一核心问题上,日俄分歧严重,且均力争获得于己有利的结果。
战后至今的日俄关系“非正常状态”源于冷战时代的特殊背景。时至今日,基于各自战略利益考量,双方均希望改变这一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建立战略合作关系。2018年9月,普京在东方经济论坛上同意以1956年《日苏共同宣言》为基础,“不设前提条件地签署(日俄)和平协议”。随后,在东亚峰会和G20峰会期间,安倍和普京确认在两国间启动新的谈判机制,直接推动和平条约缔约。1月14日,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在莫斯科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标志着新谈判机制的启动。然而,随着日俄和平条约谈判的正式启动,两国政府也加强了博弈力度,谈判进程曲折。从此次安倍访俄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来看,双方在主权问题上互不相让,难以达成共识。
众所周知,在民族国家体系下,领土问题最为敏感,牵涉复杂的历史、政治和法律问题,牵动国内舆论神经。日本国内未形成对于南千群岛谈判的统一立场。安倍首相以《日苏共同宣言》为依据,要求俄方“先行归还”齿舞、色丹两岛,向俄方施压。但日本国内担心通过协议取得两岛后,将无法再向俄方“索还”剩下的国后、择捉两岛,因此反对“两岛先行论”的声音很强。同时,作为实际控制方的俄罗斯,显然也不愿放弃权利,俄国内也反对在领土问题上做任何让步。目前为止,日俄均未放弃对全部四岛的主权声诉。特别是在双方领导人均将捍卫自身国家利益作为执政合法性最大来源的情况下,日俄在短期内寻求“妥协点”的努力面临较大困难。
除双方国内政治的牵制外,日俄在领土争端上难以达成一致也与大国博弈有关。自冷战结束后,美国一直寻求干扰日本对俄政策的调整,牵制日本对俄外交能动性的发挥。日本要以“顶住”美国的压力为前提调整外交政策,日俄的外交协调始终难以摆脱美国投下的巨大阴影。美国已将俄罗斯视为战略竞争对手、日美同盟在东北亚保持强势存在,均对日俄尝试强化政治以及战略互信的努力形成对冲。俄罗斯非常重视南千岛群岛在海洋安全战略上的价值,顾虑到如果归还其中岛屿,日美同盟将利用它们修建军事设施,实施“战线前移”,对俄造成更大战略压力与安全隐患。日俄在领土争端上的“纠结”,不仅反映了两国间的博弈,很大程度上也反映出当前东北亚地区大国集群博弈的复杂性。
对于安倍而言,与俄解决“历史悬案”,签署和平条约,是其大力宣传的“战后外交总决算”的核心一环。在日俄关系上,如果安倍能“继承父志”并留下“历史遗产”,对他巩固长期执政,以及未来离任后的历史评价有巨大价值。因此,日方积极采取“攻势”,试图打破局面,计划在6月普京出席日本大阪G20峰会时促成“基本共识”。日本的对俄策略是“诱压并举”。一方面,以经济援助和远东共同开发等软化俄方立场;另一方面,抓住当前俄承受美国战略竞争压力的“机会窗口”,力争一举解决问题。在对俄外交方面,日方表现出很强的紧迫感和主动性,但由于俄方在原则问题上的强硬态度,日本对结果的期待也在“降温”。日本国内舆论调查显示:超过7成受访者不认为对俄领土谈判短期内会取得任何实质成果。
对于俄罗斯而言,日俄关系具有战略价值,但俄方难以接受将让渡国家核心利益作为代价。俄罗斯在当前对日博弈方面仍有相对充足的筹码和空间。在国际油价触底反弹的情况下,如果俄罗斯经济得以持续复苏,其战略处境将进一步改善。因此,面对日方的“主动出击”和“软硬兼施”,俄方政策保持着稳健和弹性。可以预见,在2019年上半年,日俄将加强外交互动,在核心争议点上各自强化底线,积极牵制对方,并根据对方反应和舆情变化,随时准备调整谈判方针。要弥合日俄当前在领土问题上实质性的分歧,不经历艰难的、反复的外交磋商,是不可能的。
(卢昊,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员,海外网专栏作者)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