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习近平主席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图据人民日报微博)
4月26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京开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多来,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影响力日益扩大。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功秘笈。
围绕一个“通”字。“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直击世界发展短板,符合沿线国家发展需要。当今世界存在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信任赤字等严峻挑战。但解决国家和地区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需要有侧重,有抓手。“一带一路”倡议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线,加强各国全方位互联互通,为世界经济增长挖掘新动力,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
无论是“带”,还是“路”,都体现了中国主张的发展之“道”,要义是“通”。抓住“五通”,就是抓住了沿线国家发展的“痛点”,可以让各国优势互补,实现发展战略对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正在成为造福各国人民的合作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共赢之路和廉洁之路,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
突出一个“共”字。“一带一路”倡议超越地缘政治分歧,摒弃“零和”游戏,寻求各国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一带一路”是开放性、包容性国际合作倡议,而非排他性、封闭性的中国“小圈子”。制度、宗教、文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均可共同参与,主张共享机遇,共享繁荣,实现合作共赢。“一带一路”建设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强调平等参与、充分协商、共担责任、惠及各方。
“共商”方面,“一带一路”致力于打造国际化平台与载体,强化多边机制在共商中的作用,建立“二轨”对话机制。“共建”方面,“一带一路”着重打造国际合作融资平台,并积极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包括发起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丝路基金,建立“一带一路”PPP工作机制,举办有关国家参与的第三方合作论坛等。“共享”方面,“一带一路”聚焦于把中国发展成果惠及沿线国家,改善沿线国家民生,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向沿线国家转移,推动绿色发展。
讲究一个“实”字。日前中国政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表的专题报告指出,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形成了5大类、76大项、279项具体成果,这些成果已全部得到落实。“一带一路”是务实合作平台,要出实招、见实效。“一带一路”建设不搞华而不实、口惠而实不至那一套。5年多来,“一带一路”的“五通”建设成绩斐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政府间合作文件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数量逐年增加,迄今中国政府已与126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签署合作文件。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和孟中印缅等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建设取得明显进展。铁路、公路、港口、航空运输、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领域的互联互通合作进展迅速。共建“一带一路”促进了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降低了交易成本和营商成本,释放了发展潜力。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国际多边金融机构以及各类商业银行不断探索创新投融资模式,积极拓宽多样化融资渠道,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稳定、透明、高质量的资金支持。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各国开展了形式多样、领域广泛的公共外交和文化交流,增进了相互理解和认同,为共建“一带一路”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
可以说,一个“通”字,抓住了问题的症结,有了主攻方向。一个“共”字,打开了参与者的心结,激发了各方能动性。一个“实”字,让国际社会看到中国的诚意和担当,参与者有了获得感。
“一带一路”倡议,是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哲学问题的回应,是中国在新时代破解发展瓶颈、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是中国实现与世界良性互动、促进共同发展的真诚努力。展望未来,共建“一带一路”既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更充满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发展前景。共建“一带一路”将进一步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有望成为“一带一路”走向更大成功的另一个里程碑,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迈向高质量发展。
(贾秀东,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海外网特约评论员)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