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图源:央广网)
4月26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在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机遇,是习近平主席主旨演讲的一大关键词。习近平主席指出,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共建“一带一路”近6年来的斐然成就、累累硕果,已经向世界有力证明:这是一条各方携手加强互联互通、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实现共同繁荣的机遇之路。
机遇,来自于广阔的中国市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各国参与“一带一路”合作,对接中国市场创造广阔空间。习近平指出,“中国将采取扩大外资市场准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增加商品和服务进口、实施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重视对外开放政策贯彻落实五大举措,促进中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近六年来,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贸易畅通取得明显成效,惠及各国人民。阿富汗的松子“坐上”包机出口中国,给当地民众“换来”新居;通过中欧班列,来自欧洲的橄榄油、葡萄酒、化妆品以及保健品进入一个个中国家庭……中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在2013—2018年超过6万亿美元,年均增长4%,高于同期中国外贸的整体增速,占中国货物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27.4%。6年来,中国各地区还纷纷出台政策措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与外部互联互通的程度不断加深,中国的边疆地区从开放的后方一跃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边疆开发和乡村振兴有效配合成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上国内发展日程,“一带一路”进一步与中国国内发展进程相互促进,必将产生巨大的外溢效应,形成内部与外部的良性互动。
机遇,来自于对接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求。如今一大批发展中国家进入工业化加速阶段,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投资等领域的发展需求不断释放,催生出巨大的国际合作潜力。共建“一带一路”,点亮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前景。得益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世界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拥有了出海通道;白俄罗斯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轿车制造业;马尔代夫实现了拥有桥梁的梦想;巴基斯坦多个能源项目开工以后,电力短缺问题得到了根本性改善;中老铁路将使老挝从“陆锁国”变为“陆联国”……这一个个振奋人心的变化,为大部分处于工业化初中级阶段的国家平等合理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提供新契机。
机遇,来自于“一带一路”合作的多边属性。在国际上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的大背景下,“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犹如巨大的磁石,凝聚起国际社会对多边主义的共识。近6年来,中国充分利用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大图们倡议、世界经济论坛、博鳌亚洲论坛等现有多边合作机制,积极同各国开展共建“一带一路”实质性对接与合作。近段时间以来,中国与发达国家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蓬勃发展更是表明:“一带一路”不是要关起门来搞小圈子或者“中国俱乐部”,“一带一路”合作欢迎所有感兴趣的国家以双边、三边或多边形式参与,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正是在共商共建共享中,所有参与方找到了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实现了双赢、多赢、共赢。(海外网评论员 戴尚昀)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