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顾客在海南三亚海棠湾免税店内游览、购物(图源:新华网)
“我们将新布局一批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4月26日,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了这一重磅消息。作为中国打造的对外开放新高地,自贸区布局的变化是观察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程的重要参考。
从2013年上海自贸区挂牌成立,到2015年广东、天津、福建自贸区相继成立,从2017年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自贸区陆续揭牌,到2018年宣布海南岛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从北到南、从沿海到内陆、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12个自贸区组成的改革“新雁阵”引领中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进程。即将布局的新一批自贸区是短短6年间的第五次扩容。自贸区的迅速扩容,彰显了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的客观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坚定决心。
经过几年的探索,中国的自贸区建设已经梳理形成了新的一批改革试点经验。在福建,自贸区打造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联通国际贸易链条上的海关、海事、商务、港务等30多个业务部门,大幅降低外贸企业成本;在天津,自贸区在全国率先实现“一个部门、一颗印章”审批,企业设立“一照一码一章一票一备案”、一天办结;在广东,自贸区的一般货物进出口平均通关时间减少42.6%,一盒鲜奶从澳洲牧场到达广州市民餐桌仅需3天……
先试点后推广,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条重要经验。正是由于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成绩,国内对于再次扩容自贸区的呼声日益高涨。虽然新一批自贸区将花落谁家尚不得而知,但自贸区在推动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对接国际高标准等方面取得的经验,已经为中国新一轮扩大开放描绘了美好蓝图。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内外联动的自贸区网络已成为全球发展与合作的重要平台。在全球经贸规则重塑和自贸区建设中,中国正在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大体量经济体商建自贸区,逐步构筑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新一批自贸区的设立将为中国对外贸易与投资合作提供更多制度保障与市场机遇,不仅会通过激活各类生产要素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也会在促进区域共同繁荣等方面作出更大贡献。
扩大开放,中国一诺千金。在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下,中国将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持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引擎。(海外网评论员 王法治)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