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何曾想到,自己平日里在微博上写的话,如今也能被历史所记录。近日,一则“2000亿条微博被国家图书馆保存”的话题上了热搜。原来,国家图书馆宣布互联网信息战略保存项目将启动,以后将陆续保存微博上公开发布的博文。此举引来社会各界热烈讨论。有人兴奋惊呼:“我的微博也进历史了!”也有人表示担忧,微博数据涉及大量的个人信息,是否涉嫌侵犯版权与个人隐私?
微博作为信息的聚集地,以其独有的方式记录着这个时代发生的点点滴滴。有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微博全站发布博文超过2000亿条、图片500亿张、视频4亿个、评论和点赞总量近5000亿。许多热门新闻都“发声”于此,许多电商网红从这里“火”起来……从今往后,在微博上,已记录和正在记录的信息都将被载入“史册”。
数据时代,保存互联网信息是好事,理应得到支持。互联网已成为重要的信息发布和传播平台。从宏观上来讲,互联网上的信息记录着社会发展的每个细节,客观反映着一定时期内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变迁;从个人来讲,互联网记录着网民生活的点滴,以社交媒体为例,它们用照片、日志、个性签名、朋友圈等方式持续记录着网民的日常。据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中国网络新闻的网民使用率达81.4%,有42%的网民通过微博等社交媒体获取和发布信息。有专家指出,互联网信息的易逝性和不可再生性,使其采集和保存尤为迫切。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普及,互联网信息的规模爆炸式增长,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也成为互联网信息采集和保存的趋势。
然而,网民关于个人隐私的担忧也应该被重视。据报道,国家图书馆启动互联网信息战略保存项目,号召在中国境内开展互联网信息业务并在相关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机构,均可申请成为国家图书馆互联网信息战略保存基地共建主体。也就是说,不仅微博,包括微信、抖音、豆瓣等社交媒体均在其研究范围内。这意味着,一不留神,网民所有的“身家信息”都将被读取、采用、保存。在当前个人信息泄露乱象较多的情况下,网民有所顾虑也可以理解。
数据诚然可贵,隐私对每个人而言也是“无价之宝”。要留存住互联网数据,当然也要保护好网民的个人隐私。首先,保存用户个人信息务必经个人授权。网站可以预先设计授权模板,征求用户授权意愿。即使采集和保存后,也不会立即提供公开服务。有业内人士建议,未来可由用户设定权限,可供部分人士读取和使用,类似于个人信息的“记忆银行”。其次,互联网信息的采集和保存,要有法律护航。一方面,给信息保存和采集开启“快速通道”,规避与著作权法产生的诸多冲突,可以借鉴国外经验,以立法形式将互联网信息纳入“文件缴送”范围,允许国家图书馆对本国互联网信息进行主动采集存档;另一方面,给广大网民吃下一颗定心丸,有法律作为后盾,包括个人隐私在内的诸多个人权益不容侵犯,不给不法分子窃取信息数据留有可乘之机。(庞 晟)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5月03日 第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