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地时间8月5日,美国财政部网站消息,在总统特朗普的支持下,美国财政部正式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
报应来得就是快,美国刚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国际经济组织(简称IMF)发布的报告就给了美国一个耳光。
当地时间8月9日下午,IMF发布了中国年度第四条款磋商报告,重申2018年中国经常账户顺差下降,人民币汇率水平与经济基本面基本相符。此次报告表明美国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毫无根据、站不住脚。
7月以来,美国对中国进行了一波又一波的极限施压,其实说是恐吓讹诈也不为过。8月1日,美方更是宣称拟对3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然而到了8月13日,又传来消息,就在中美贸易谈判代表通话后不久,特朗普政府宣布,将延迟对部分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真是计划不如变化快啊!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美国不是都很强硬吗?
这说明了特朗普外强中干,虽然表面强硬,但心里着实“虚”了。他一直强调“不准备达成协议”,事实上他很需要一份协议。外交部发言人耿爽早已表示,达成经贸协议绝不是中国单方面的诉求,美国也有这个需求。
“全球最大的汇率操纵国其实是美国”
美国在人民币兑美元离岸和在岸汇率先后突破“7”之际,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引起世界关注。
据美国财政部网站消息,美国当地时间8月5日,在总统特朗普的支持下,美国财政部正式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这是自1994年以来美国首次给中国贴上此标签。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表示,将与IMF合作,消除中国最近采取的行动所带来的不公平竞争优势。
不过没过几天IMF报告就“打脸”美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美国当地时间8月9日,发布中国年度第四条款磋商报告,重申2018年中国经常账户顺差下降,人民币汇率水平与经济基本面基本相符。显然,这个结论是在告诉人们:中国不是“汇率操纵国”,美国试图通过编造故事对中国进行无端指责,只不过是一场闹剧。
报告所作结论有充分的数据和事实依据。2018年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下降约1个百分点至0.4%,预计2019年该比例将保持在0.5%。IMF相关部门负责人8月9日在面向媒体的电话会议上的表态十分明确,人民币“不存在明显高估或低估”。
而对美国的恣意妄为,世界多个知名专家都进行了批评。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教授唐纳德·布德罗认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低与美方发起的贸易争端给全球经济带来不确定性有关,美方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是政治因素作祟。
俄罗斯外交部外交研究院世界经济教研室教授曼图索夫说,美方单方面实施贸易保护政策和在经贸争端中加大“赌注”,将给世界经济带来非常负面的影响。在经贸和金融货币领域,中国既维护自身利益又遵循现行国际规则,“全球最大的汇率操纵国其实是美国”。
日本经济学家田代秀敏指出,将他国列为“汇率操纵国”,是美方的谈判工具。中国今天的遭遇今后也可能发生在日本、欧洲、东南亚等地区经济体上。
根据美国财政部今年5月发布的《美国主要贸易伙伴的宏观经济和外汇政策报告》,其对“汇率操纵”的认定标准主要有三个条件:一是对美贸易顺差一年超过200亿美元;二是经常项目顺差占GDP比重超过2%;三是通过汇率干预买入的外汇超过GDP的2%,在12个月中外汇净买入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
事实上,上述三个条件中,中国只满足第一个条件。中国近三年的经常账户顺差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80%、1.60%和0.39%,并且中国央行对汇率的日常干预很少,并未大量买入外汇,反而在持续推进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形成机制。美国财政部5月发布的报告中,并未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名单。然而,才短短3个月,美国又枉顾其自定标准,随意为中国贴上了“汇率操纵国”的标签,可见美国霸权主义嘴脸。
一个国家被美国列入“汇率操纵国”名单,将会为美国政府提供更多政策工具以影响其经贸往来。根据美国相关法案,美国财政部将启动谈判以敦促汇率操纵国改变做法,若一年后财政部仍认为该国尚未采取适当的应对政策,美国总统可以采取多项行动,包括禁止海外私人投资公司为该国任何项目提供融资、禁止联邦政府从该国采购、呼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该国宏观经济和汇率政策加强监管、将汇率操纵纳入与该国贸易谈判时的考量等等。此外,不排除美国以此为借口对该国商品进一步加征反补贴税。
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拉开了中美之间“金融战”的序幕,它进一步增大了中美经贸磋商谈判的不确定性,也延长了中美经贸磋商可能达成协议的时间。所以说,美国滥用其权向中国扣上莫须有的罪名,也必然要承担滥用其权的后果,损贬其国家形象与信用。市场有“看不见的手”,美国的“如意算盘”终究算不出“如意结果”,美国拙略的“操纵”表演更像是跳梁小丑,也让世人对美国霸权本质有了更深刻认识。
特朗普表面强硬,但心里有点“虚”
7月以来,美国对中国进行了一波又一波的极限施压,其实说是恐吓讹诈也不为过。
7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发推特称,中国第二季度的增长是27年来最慢的。成千上万的企业正在离开中国,因此中方非常希望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7月1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进一步称,美国要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如果有必要,美国可能会对价值325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
7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的备忘录指示,美国贸易代表“使用一切手段”,确保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施压进行所谓改革,以达到阻止主要发展中成员在世贸组织规则和谈判中享受特殊和差别待遇的目的,备忘录中共11次提到中国。德国《焦点》周刊28日称,特朗普一直自诩为最佳谈判手,他经常用各种悬崖战术逼迫对方让步。特朗普针对发展中国家地位的指责给正要重启的中美贸易谈判浇了一盆冷水,美国想以此压中国让步。只是,中国不会放弃维护自己的利益。
7月30日至31日,第十二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在上海举行,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发推特警告中国不要等过了2020年美国选举年再跟美国达成贸易协议,否则那时中国得到的协议会比现在更严峻,或者根本得不到协议。
8月1日,特朗普总统发推特称,美方将于9月1日对3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并称中方想达成贸易协议,但是行动不够快。
8月5日,据美国财政部网站消息,在总统特朗普的支持下,美国财政部正式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
特朗普为何多次强调与中国的贸易协议?这体现出了特朗普内心的急躁,关键词有三个:
第一,美国大选。特朗普之所以能够在2016年的美国大选中意外胜出,与美国农民的支持是分不开的,而中美贸易战中最大的受害者,就是美国农民。那面对2020年的连任竞选,特朗普还不能不给农民兄弟一个交待?现在来看,特朗普的承诺很难兑现,因为农民兄弟恐怕很难再给予大力支持。
除此之外,在大选前能否与中国达成协议?达成一个什么样的协议?这很大程度上也将左右选情。如果达不成协议,证明贸易战策略是失败的;如果达成协议,就必须表现为是强力施压的结果。
第二,美国经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7月31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到2%至2.25%的水平,这是自2008年12月以来美联储首次降息,说明美国的经济出现了一定问题。而在当地时间8月14日,美国10年期基准国债收益率跌至1.623%,低于2年期国债1.634%的收益率,美国10年期和2年期国债收益率盘中倒挂,出现这样的指标,也代表着经济衰退,因为历史上的3次曲线倒挂都导致了衰退。这就要求特朗普通过签署协议阻止经济下滑。
当前,特朗普不断抹黑中国,并把美国经济的下滑归罪于中国不公平的贸易和经济政策,在美国内部激起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美国人或许就不得不支持他打贸易战。然而,即便美国无理打贸易战,中国也不会堵死谈判的大门。
第三,美国霸权。美国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过去一向是说一不二,现如今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了严重质疑和挑战,可以说冷战之后美国还没有遭遇过今天这样难堪的局面。一年多来,美国频繁的毁约、退群,表面上看是美国强硬无理,实际上却从反面证明了美国在一众国际组织中难以说了就算。反对单边主义,维护多边主义,已经成为了世界的共识,美国这个世界霸主已经名存实亡。这是美国人很难接受的事实,这也是特朗普支持率一直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特朗普给美国人制造了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美国人希望他能够实现这样的幻想。这使特朗普轻易不敢放弃“美国优先”。
以上这些分析判断已被事实证明。8月13日传来消息,就在中美贸易谈判代表通话后不久,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表声明,表示将推迟对部分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子游戏机、电脑显示器、玩具、婴幼儿产品和食物、一些鞋类与服饰等。加税时间由原来的9月1日推迟至12月15日。同时,基于对健康、安全、国家安全和其他因素的考虑,一些货品也将从加税名单中删除,可免去10%的额外关税。加增关税话音落地半月不到,特朗普突然收手,说明了特朗普虽然表面强硬,但内心着实“虚”,特朗普政府确实需要一份协议,不管是对于特朗普的大选、美国经济,还是世界经济都有好处。
中国做好自己的事情最重要
对于中美贸易磋商,协议对于双方都很重要,但中国绝不会因为美国的极限施压,在重大原则问题上让步。有协议中国将会有更好贸易环境,经济发展会更好,无协议中国也会克服困难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而海关总署发布的2019年中国上半年贸易数据,更证明了这点。
7月12日,中国海关发布2019年上半年贸易数据,统计显示,中国对欧盟进出口总值为2.3万亿元,增长11.2%,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15.7%;中国对东盟进出口总值为1.98万亿元,增长10.5%,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13.5%。同期,中国对美国进出口总值为1.75万亿元,下降9%,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12%。
由此可见,中国和美国的贸易因摩擦加剧,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从原有的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的地位,变为第三,东盟取代了美国位次。中国与东盟的贸易稳定增长也显示了中国贸易多元化、经营周边的战略举措的成就,可见中国对中美贸易摩擦应对得当、措施有力。
因此,面对外部的压力,面对美国的无理,中国都有积极的应对之策,这推动了中国经济一步一个脚印稳健前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7月底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19年和202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分别为3.2%和3.5%,这是该组织今年第三次下调世界经济增长预期。就是在这样的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下,中国逆势向好,交出了一份“稳”的数据,为世界经济稳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7月中旬,上半年中国经济数据出炉——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3%,城镇新增就业737万人,日均新设企业1.94万户,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1%,第三产业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3%。从国际比较看,中国经济的年增长量,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英国路透社报道赞叹:“令人鼓舞的中国上半年经济数据,缓解了市场对全球经济放缓的担忧。”
英国《金融时报》评论认为,改革效果得以彰显。虽然2019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内外承压,但是经济数据喜人,零售与消费总额较为亮眼,经济机构改革的效果得以彰显。过去,中国经济增长过多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如今,更多依靠服务业带动内需支撑和消费拉动。中国经济发展之所以能够稳中有进,得益于逐渐优化的增长模式,中国正在构建更有活力、更多样化的经济体系。
可见,中国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更加凸显,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继续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增多,中国经济生机勃勃。
内生动力,彰显消费升级拉动。消费已连续5年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2018年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108.6%,其中最终消费贡献率达76.2%。德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弗兰克·泽林敏锐地发觉,“贸易争端也没有遏制中国中等收入群体日益增长的购买力”,中国经济增长更多依赖国内市场,对外国依赖正在减少。
发展活力,彰显中国创新能量。当前中国研发投入全球排名第二,约占经济总量2.18%,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分享经济等为代表的新动能不断壮大。从2015年到2017年,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年均增幅达28%;2018年,新动能对新增就业的贡献率超过2/3,数字经济领域就业岗位达到1.91亿个。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继续提升,从2018年的第十七位上升至第十四位,中国在中等收入经济体中连续7年在创新质量上居首,中国有18个集群进入科技集群百强。
资源潜力,彰显“压舱石”效应。GDP达90万亿元的中国经济,堪称世界经济大海中的巨轮,吃水深、航行稳。近14亿人口、9亿劳动力、1.7亿受过高等教育和拥有技能的人才资源、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1亿多个市场主体,如此规模的产业集群、智力优势、市场容量,形成了巨大“吸附效应”。“我们没有会员离开中国,因为中国市场的吸引力难以抗拒。”华南美国商会会长哈利·赛亚丁道出很多人的心声。
这些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底气和信心,中国经济结构在优化,发展方式在转变,质量效益在提升,稳中向好态势更趋明显。事实证明,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具备充足支撑条件,尽管存在外部环境风险因素,但稳中向好、长期向好是中国经济看得见的大趋势。
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高度融合的今天,世界市场需要共同做大蛋糕,平等合作、互利共赢才是唯一正道。那些试图通过乱扣帽子、加征关税、打压中国企业、强迫中国退缩、遏制中国发展的行径,不仅是可笑的,而且注定不会得逞。
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今非昔比,中国拥有实力和潜力,拥有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战略定力、坚定决心和信心,只要一步一脚印做好自己的事情,相信任何的挑战都会成为中国崛起的动力,助中国登上新的台阶!
[作者:赵磊 审核:山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