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近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公布了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江苏4家产业园榜上有名,其中泰兴市、盱眙县进入创建名单,苏州市吴江区、宝应县纳入管理体系,至此江苏省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总数达到10家,总数居全国前列。
2017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开展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以来,江苏省着力发挥产业园集聚要素、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的“加速器”作用,着力强化产业园联工促农、联城带乡的桥梁纽带功能,集聚要素资源、集成政策措施、集合公共服务,做优传统产业、做强特色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唱响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主旋律,创新联农带农机制,将产业园打造成为乡村产业发展高地,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总体水平稳步提升。着力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强化种养有机结合,加快生产、加工、物流、销售于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建设。以规模种养为基础,进一步发挥规模效益、集聚效益,加快把产业优势转变为产品优势、产值优势。国家产业园平均总产值69亿元,高标准农田比重81.6%。
科技驱动不断强化。与省级以上科研单位合作设立研发平台数量平均为8个,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覆盖率平均达47.9%,打造农业科技服务创新高地和现代装备集成区。
深度融合提质增效。跨界配置农业和现代产业要素,促进产业深度交叉融合,完善农业生态价值、休闲价值、文化价值,推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重构和演化升级,将产业园打造成为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交叉重组的融合发展区。累计培育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67家,2019年农产品销售额超过360亿元、休闲农业收入26.8亿元。
质量兴农多点发力。大力推进全程标准化生产,强化资源保护利用、促进循环发展,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打造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加强品牌推介和市场保护,形成园区出品牌、品牌带园区的格局。产业园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达356个,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平均达97%。
联农带农日益紧密。通过就业带动、溢价收购、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让农民合理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长期享受持续稳定的收益,产业园姓农、务农、为农、兴农的建园宗旨得到进一步体现。2019年园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万多元。
今年新获批创建的4家产业园的主导产业发展水平较高,联农带农效果明显,政策支持措施有力。泰兴市产业园以生猪和银杏为主导产业,示范打造“猪—沼—果蔬粮”资源化利用的“洋宇模式”,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8家,拥有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18个。
盱眙县产业园以生态虾稻为主导产业,推广“种草养虾、养虾有稻、稻法自然、生态循环”绿色种养模式,“虾稻共生”面积达10.41万亩,亩均纯收入3500元以上,建有中国水产科学院龙虾种苗繁育科研中心等6家国家级、省级科研基地。苏州市吴江区产业园以水稻、油菜为主导产业,创新产业经营方式,在省内率先成立产业化联合体11家,有效带动农户10万余户。
强化加工带动,培育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宝应县产业园以荷藕为主导产业,荷藕品种独特、品质出众,是全国荷藕产品优势区。突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建成全国最大的荷藕加工集中区,年加工藕制品6.5万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