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近两年,彭望仁又回到防汛抗洪的“战场”。拄着一把铁锨,站在洞庭湖大堤上,看着浩浩汤汤的洪水,这位“老水利”表情凝重。
自6月28日以来,湖南省持续出现强降雨,加上长江洪水的顶托,洞庭湖水位迅速上涨。作为我国历年来的抗洪“主战场”之一,洞庭湖区的防汛抗洪工作向来是自我加压,要求各地政府“提前一步、提高一档”。7月2日23时,汨罗市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安排第一批1600余人上堤巡逻,像彭望仁这样的一批有着丰富防汛经验的“老水利”也义务回到抗洪一线。
“很多人只关注抢险新闻,其实相比而言,及时发现险情,迅速处置,避免险情扩大,是更值得关注的事情。”曾在磊石垸长期担任乡镇水管站站长的彭望仁说。
磊石垸有6个管涌隐患点,最早的萌发于1998年那场惊天洪水。此后,每逢高洪压境,巨大的水压下,在这些隐患点附近,湖水会从部分堤段往外渗流,并把一些细颗粒土带走,形成空隙管道。
“如果发现不及时,这个管道就会越来越大,导致堤坝被掏空,造成决堤、垮坝等事故,后果不敢想象。”彭望仁说。
正在现场巡查的汨罗市委副书记李冯波告诉记者,由于洪水持续时间较长,磊石垸的6处管涌隐患点已有3处开始“作妖”,不过巡查人员及时发现,目前都已经初步处置到位。除了这6处隐患点,巡查人员还要沿着大堤24小时不间断巡堤,监测大堤的状况。
正说着,彭望仁收到消息,有巡堤人员发现一处斜坡有些松软。收到“警报”后,经验丰富的彭望仁拍马赶到,仔细观察两分钟后,判断这是一处渗漏,马上组织挖机、工人,进行开沟导流。
“开一条30多厘米宽的沟,把堤脚的积水引出来,不能让堤脚被长时间浸泡,不然堤脚会变软,大堤就会下沉断裂,最后导致溃决。”彭望仁指挥工人挖沟、导流,再铺上一层砂卵石,防止水把泥土带出来。“只要处置到位,保持密切监测,这样的险情就不会出问题。”说完,雨又下大了,彭望仁擦一把头上的雨水汗水,带着工人加快处置。
截至13日18时,洞庭湖水位仍然全线超警戒,洞庭湖区每天有近20万干部群众在巡查防守,他们以带着责任感的“火眼金睛”,在被风吹浪打的大堤上仔细巡查,努力不放过每一处隐患点,全力确保千家万户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