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苏州江南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开幕。苏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中新网苏州8月31日电题:苏州何以“最江南”?文化传承,日新又新
作者 周建琳
“最是江南美好苏州”第二届中国苏州江南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正在此间举行。从8月28日至10月15日,在为期49天的节日里,苏州“好戏连台”,力邀八方来客细品江南美好时光。
打造“小剧场之都”
作为江南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城市,苏州是中国文人心目中最具诗意和最向往的地方之一。
一座有戏的城市,则更加精彩。本届盛会将推出“江南小剧场”第二季42个剧目、100余场演出,每天晚上轮番上演。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夜晚,苏州昆曲传习所里,如梦似幻的园林实景版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正在上演。
传习所别具一格的实景舞台,将昆曲活色生香的一面生动呈现在游客面前。置身于其中,让来自上海的王强感知昆曲与园林情景交融的苏式慢生活,原来这般令人陶醉。
不仅如此,在苏州除了《遇见姑苏·游园今梦》园林实景循环式曲艺演出、沧浪亭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3.0版等“江南小剧场”剧目上演外,观众还可参与沉浸式感官体验剧《声动姑苏·平江》。戴上耳机,跟随指令,扮演着各样的角色,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融入别人的风景里。
中国国家话剧院东方先锋剧场经理、北京戏剧家协会理事傅维伯今秋是第二次来苏州。他称,苏州的小剧场出色的软硬件条件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他看来,江南文化特色需要优质的内容来传达,首先要有强烈的内容吸引观众,再在潜移默化之中表现江南特色。
小剧场是年轻人实现梦想的平台。在金鸡湖畔的苏州文化艺术中心,“燃”第三届江南青年戏剧节正在举行。本届青戏节由五大板块、共计45场演出活动组成,包括“本地戏剧社团剧目展演”“城际交流精品剧目汇演”“青苗计划”“剧本征集”及“戏剧工坊”等。
作为参与“青苗计划”的苏州本土剧团代表,刘潇表示,江南青年戏剧节为青年戏剧人提供了一个成长的舞台,作为普罗公园戏剧计划的一名编剧,他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观众、自己的风格。
多姿多彩的小剧场,已经点亮了苏州的迷人夜空。未来,苏州通过引进、自主开发、项目合作等多维方式推动“江南小剧场”向纵深、向高水平发展,进一步打造“百戏之城”“小剧场之都”。
开放互动,共享精彩
连日来,来自东盟国家的在华网红达人及部分其他国家网红、短视频UP主、自媒体博主,正深度体验着苏州古城、苏州美食、苏州园林、昆曲评弹艺术以及“姑苏八点半”夜经济。
作为网红达人,拙政园自然是来自韩国的柳珉英必须打卡的地方。苏州,她是通过电视剧《都挺好》了解到的。她说,苏州已经是一座现代化大都市,没想到这样的外在中,还有这么多历史古典园林,环境也很美,“如果我给韩国朋友推荐的话,一定要推荐拙政园。”
举办江南文化艺术节,苏州有着长远的谋划。面对“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叠加实施的重大历史机遇,苏州要以更加积极、主动融入的姿态,重塑文化这个“城市之魂”,让“千年人文苏州”成为美丽中国的最亮一笔。
跨界融合创新是江南文化艺术的“遗传基因”。在“最是江南美好苏州”开幕音乐会上,苏州交响乐团担纲全场演出,并与芭蕾、昆剧、评弹跨界合作,形式多元、古今穿越、中西交融的音乐会向世界展示了苏州千年传统与现代文明和谐共生的独特魅力。
“最江南”的苏州文化长盛不衰的秘密,在于天时地利人和的良性循环。怎样把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巨大的经济社会价值,是苏州一道“必答题”。
为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摸索让“后浪”们走心的参与方式,本届盛会将运用5G等新技术,以现代传播方式加大相关活动的在线展示推广力度。
一面是传统,一面是现代;一面是文化,一面是经济……“双面绣”,已成为苏州最鲜活的城市表征。从某种意义上看,中国苏州江南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也是一幅“双面绣”:以艺术为媒,以旅游为线,连通古典与现代、连通苏州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