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开始的时候,没人能想到,这竟然会成为一场无人能抵达终点的赛事。比赛前未能引起警惕的大风、补给点的设置、专业的救援力量……除了天气,这场百公里越野赛,还有哪些漏洞?
5月24日播出的《新闻1+1》,白岩松连线户外赛事裁判员符海,温州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教授、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生导师易剑东,共同关注:越野跑,如何变成“夺命跑”?
白天的时间对于运动员极为宝贵
户外赛事裁判员 符海:白天的运动时间对于运动员来说是极为宝贵的,这场赛事设计从早上9点钟开跑,白天的时间已经过去近3小时了。黄河石林又是属于高原、高寒,高沙化的“三高”的场地,白天的时间就显得愈发的珍贵。如果赛事设计以运动员为第一位,从早上6点钟开跑,那运动员就能多3个小时的白天时间。而且如果是从早上6点来起跑,可能这场赛事的情况也会发生变化,甚至会提前触动预警机制,很多后续工作也会比较好展开,所以起跑时间应该是越早越好。
安全保障至少有四类人员 赛事流程应按“最差”情况设计
户外赛事裁判员 符海:这起事故,天气肯定是诱发原因,但赛事流程上各方面的设计漏洞也是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举一个例,比如在安全保障上,最起码要有四种人员:
①医疗人员,要对参赛人员进行强制医疗检查,比如监测心率,如果不符合要求甚至可以强制退赛。
②医跑人员,就是一边跑一边对赛道上的人员进行救助的医疗人员。
③救援队,就是专门为这场赛事配置的救援队人员。
④收尾人员:对跑到最后情况较差的参赛选手进行收尾的人员。
一场赛事的组织,赛道上最起码要有这四种救护人员,这还不算站点上的保障人员。其实赛事中,不管设置多少人员,最主要的是要把整个赛事的流程设计好,如果我们永远按照最差的情况来准备,就不会害怕遇到突发情况。
补给站不够!本次赛事cp2-cp4补给站间距超10公里
户外赛事裁判员 符海:如果按照平均5到8公里设计一个的补给站来计算,那这场赛事的补给站设置是不够的。即使全部是下坡路线,补给站的间隔距离也不能超过10公里,而如果有爬坡情况,补给站更是不能超过8公里,这是行规。我研究过这场户外越野赛的路线,从cp2-cp4,无论怎么计算都是超过十几公里的。即使是在最恶劣的环境下,比如cp3是一个顶峰,也不能直接回避掉cp3,而是应该在cp3附近适合设置补给站的地方设置补给,但绝不能直接越过cp3不设置补给站,这样很有可能会造成赛事事故,这是我们设置比赛赛点的一个基本常识。
户外越野赛,应配备应急信号保障车或其他通讯保障设备
户外赛事裁判员 符海:正常情况下,不管是移动、联通还是电信,这些运营商的信号不可能覆盖所有地方,但举办赛事时,其实可以进行应急保障的申请。比如说申请应急信号保障车,甚至是申请便携式可背上山坡的应急保障设备,这样能最大程度保障选手的GPS信号尽可能顺畅回传,为赛事建立基本的通信保障。要达到这样的保障其实并不难,一般向当地通信部门进行申请就可以完成,这也是户外越野赛要做的一项基本工作。
大型赛事要建立“熔断机制”,谁来叫停?
户外赛事裁判员 符海:因为户外越野赛已经属于极限运动,按照赛事组织要求,需要有安全监督和技术代表,一般由当地户外越野赛方面的权威人士或经验丰富者担任,他可以直接触发预警机制,对比赛进行叫停。他可以不用直接插手赛事的管理,但他可以根据天气原因,比如这一次的突然降温,直接告知总裁判长,这场赛事需要叫停了。
温州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教授、北京体育大学博导 易剑东:赛事熔断应该由赛事总监或赛事总负责人或竞赛总裁判长来进行。因为在赛事过程中,各个点位的工作人员、各个补给点、各个打卡点的工作人员,他直接联系的就是赛事总监,赛事总监可以通过通讯系统跟他们单个、逐一全部取得联系,所以能最快、最专业地叫停赛事的应该是赛事的总负责人。
专业人士眼里漏洞百出的越野赛,已经举办第四届
强制装备要求、补给点设置、救援备案……在专业人士眼里这场越野赛在诸多方面都存在漏洞,而实际上这已经是该赛事举办的第四届,而且在2018年首届举办时,还曾获得过相关奖项……
赛事审批下放之后谁来监管负责?
温州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教授 易剑东:这些年马拉松赛事和越野跑赛事增量都很大,甚至越野跑赛事增量更多。自从2014年以后,商业性、群众性赛事取消审批,把主要责任分成三块:
①地方政府负主要责任,谁主办谁负责,一般都是由地方政府来负责,涉及到交通、安保、医疗、卫生等各个环节。
②协会负责技术指导,尤其是全国性协会依然带有技术指导方面的要求,比如今年5月,中国田协发布了中国越野跑运动赛事组织标准,非常明确、非常精细。
③赛事运营公司本身必须承担赛事组织全过程的技术服务,比如它甚至需要提交应急预案、风险评估报告,以及突发事件的救援体系等等,实际上任何责任都已经很明晰了,关键看是否能落实到位。
反思及警醒
温州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教授、北京体育大学博导 易剑东:按照国际标准,世界上规模较大的户外越野赛事其实也就不到20年的历史。我国从增量上看确实不算大。美国现在每年都有几万场路跑和越野赛事,我们的数量其实差得很大。这次事故,我推测公安对赛前预案救援方案等各方面的审核考察方面,乃至于赛事执行总监对赛事的专业性考核方面都存在问题。今后无论是城市政府的监管责任、协会的技术标准服务,乃至于赛事具体的执行,包括跑者自己的科学评估以及敬畏精神,全方位都要进行反思。我不希望这次成为户外越野赛事被全面叫停的转折点,而应该成为赛事更好的举办、服务于城市地方政府、拓展地方品牌;服务于赛事公司、更好提高能力;服务于跑者、更好通过赛事实现自身健康快乐的转折点,而不是从此陷入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