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时报

首页  >> 中国新闻  >> 查看详情

前海: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核心引擎

2024-03-22 22:19:58 来源: 非洲时报 阅读 (9137次)

 3月的第一天,位于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下称“前海”)的深圳国际仲裁院(Shenzhen Court of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英文简称SCIA)第三届理事会迎来了两位新理事:世界贸易组织(WTO)前总干事罗伯托·阿泽维多(Roberto Azevêdo)和英国前大法官威廉·布莱尔(Sir William Blair)爵士。

     两人都被这里“对于真正国际化的热切追求所吸引”。至此,SCIA这个前海最重要的法治机构之一,15名理事中有9名来自境外8个法域,国际化比例增至60%。

     而这样的国际化合作在前海并不鲜见。仅过去三个月,这片热土至少已迎来四大洲30个国家逾百位政要和企业代表,以及40个国家的60位驻华使节等多个海外参访团。

     高级别外事活动频频选择前海,因为这里不仅可以让外界近距离感受中国式现代化和改革开放的新发展成果,更是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进度展示。

前海扩区后,拥有海陆空铁港“顶流”配置,多元产业空间被完全打开。

     前海扩区后,拥有海陆空铁港“顶流”配置,多元产业空间被完全打开。

    随着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下称《前海方案》),前海面积扩容8倍至120.56平方公里,进入发展“快车道”。2023年12月,《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下称《前海规划》)出台,为前海扩大开发开放再按“加速键”。

     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前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64.1亿元,同比增长15%;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536亿元,增长15.4%;进出口额4940亿元,增长6.7%。引进落地151家全球头部服务商,平均不到2.5天就有一家落户,成为中国发展最快、质量最高、效益最好的区域之一。

2023年前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64.1亿元,同比增长15%,成为中国发展最快、质量最高、效益最好的区域之一。

     2023年前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64.1亿元,同比增长15%,成为中国发展最快、质量最高、效益最好的区域之一。

     最开放
     营商环境接近新加坡和中国香港水平

     前海从一片滩涂到如今的现代化城市新中心,仅用了不到14年时间。支撑其城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就是“制度创新”。

     让瑞银基金销售(深圳)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蔡永为最有印象的莫过于“税收政策”,即打破税收标准差异,在全国首创对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个税超15%的部分给予补贴,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这项制度突破为我们吸引到很多国际顶级人才,让企业受益匪浅。”蔡永为说。

    对于香港胜利证券公司高级投资经理周武道而言,其公司最看重的则是前海在法律制度上的创新。“异地投资最担心的就是对当地法治环境的不适应。而前海允许港资企业选择香港法律来解决合同纠纷,也可以选择香港作仲裁地,实施‘港资港法港仲裁’。”周武道直言,前海是港资企业眼中内地法治最开放区域。

     随着《前海方案》的加持,前海改革开放持续提速提效。不仅获得众多国家部委支持,相继出台“金融30条”“海关18条”“海事18条”等政策,自身也愈发注重推进更多原创性、引领性、系统性改革,不断增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功能,加快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和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比如,2023年12月1日出台实施的全国首部区域性投资者保护立法《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投资者保护条例》,不仅实施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实现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还布局建设投资权益保护站点,设立议事协调机构性质的公平竞争委员会,成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又一突破之举。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前海已累计推出制度创新成果835项、全国复制推广88项,覆盖体制机制创新、投资贸易便利化、金融和法治开放、人才管理改革、人才事中事后监管等八大核心板块。

    中山大学发布2022-2023年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前海蝉联第一。在普华永道参照世界银行指标体系模拟评估中,前海营商环境接近新加坡、中国香港水平。

    最惠港
    惠港政策超200条,入驻港企近万家

    “现在港企进入内地发展的第一站一定是选择前海。今后,我们将帮助更多港企来这里参观考察、寻找商机、投资兴业,共享时代发展机遇。”农历新年前夕,全港各区工商联首席会长卢锦钦在多个深港合作活动现场如是说。

    作为香港最具代表性的工商联“掌门人”,卢锦钦在前海启动“中小港企发展平台”,为港人港企到前海工作、开展业务、拓展市场提供一站式配套解决方案。

类似这样前海与香港“双向奔赴”的场景,如今已是常态。作为国家唯一的深港合作区,前海扩区后离香港最近的陆域距离仅5公里,也因规则衔接和惠港政策全面,成为港人港企知晓率最高的内地区域。

    仅过去一年多里,前海管理局就分别与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商务及经济发展局联合发布“风投创投18条措施”“知识产权16条措施”;累计让港澳医师、税务师等22类港澳专业人士经备案(登记)即可在前海执业。

      多个深港平台的高质量发展势能更强。其中,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新引进100家金融机构;深港国际法务区累计入驻法律机构202家;国际人才港可一站式提供635项国际人才服务;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则新孵化香港团队228家、累计621家。

作为香港青年北上内地的“第一站”和“首选地”,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已累计孵化香港团队621家。

      作为香港青年北上内地的“第一站”和“首选地”,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已累计孵化香港团队621家。

    “前海对港澳青年就业创业的扶持政策,覆盖实习、就业、创业‘全过程’,还延伸到生活、居住,扶持少则千元、多则百万。”香港青年、闻歌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创始人陈司诺于2023年入驻前海后,仅办公租金成本就节省一半。

      而2020年从香港来前海创业的朗思科技创始人、CEO许可则表示,前海对港澳企业给予的资金配额很高,让企业可以专心研发。过去三年,公司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不仅人员规模成倍增长,还连续获得3轮融资。

      随着《前海规划》对前海新增“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引领区”新定位,前海与香港迈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发展新阶段。

     2月6日,港深两地政府组织的前海建设专班首次会议在前海举行,双方就“推动深港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更高水平的交流合作”达成强烈共识,并正式揭牌成立“前海港企服务总站”“前海香港青年发展中心”。

     截至目前,前海已累计推出惠港政策超过200条,实际利用港资336.6亿美元,拥有港资企业近万家。到2025年,前海入驻港资企业将达11000家,香港居民就业数10000人,境外专业人士备案执业人数1000人。

前海已累计推出惠港政策超过200条,实际利用港资336.6亿美元,拥有港资企业近万家。

     前海已累计推出惠港政策超过200条,实际利用港资336.6亿美元,拥有港资企业近万家。

     最亲商
     12大产业集聚区全球“引流”

     前海现代服务业发展基础良好,特别是扩区后,拥有了国际机场、港口码头、会展新城、海洋新城、保税区、制造业工厂等要素齐备的海陆空铁“顶流”配置,1小时可达香港、澳门、广州等地,多元化产业空间被完全打开。

     目前,前海该领域产业增加值占比过半,《前海规划》也将“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高地”新增为前海新定位,提出“深化金融业开放创新、提升会展业和商贸物流发展能级、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提高专业服务业国际化水平、大力发展新型国际贸易、培育壮大现代海洋产业”等六大重点领域,联动港澳打造现代服务业新体系。

      事实上,近两年前海已提前部署新产业,实施“前海全球服务商计划”,积极招引、培育细分领域全球前50、国内前20的现代金融、商贸物流、信息服务等八类全球服务商。

     同时,高标准建设“风投创投、大宗商品贸易、融资租赁、跨境电商、财税服务、人工智能、供应链、集成电路、海工装备、航运服务、国际咨询和高端智库”等“6+6”集聚区。

     目前,前海已出台支持飞机船舶租赁、跨境电商、供应链、人工智能等产业政策,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造新质生产力,加速全球高端要素在前海集聚。2023年,已有151家全球服务商落户前海,平均不到2.5天就有一家落户。

     “产业需要不同企业联动协作,将同领域企业集聚,对产业有很大促进作用。”香港科技大学郑家纯机器人研究院院长张福民认为,聚集区将产生“虹吸效应”,将上下游企业和各类优势资源要素吸引过来。

     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兼大装置事业群总裁杨帆则希望“立足前海、融通湾区、辐射全国、接轨国际”。“前海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活力的地方,拥有全球领先的营商环境,政策配套完善,鼓励科技创新与应用转化,为企业的发展及应用提供沃土。”杨帆说。

     前海合作区党工委副书记、前海管理局常务副局长黄晓鹏透露,2024年,前海将强力推进招商引资,拟外出开展招商活动70场以上,新增全球服务商50家,新引进世界500强总部型企业10家,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超12%。“前海将大干六年,力争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00亿元,再造一个新前海。”黄晓鹏说。

    【撰文】张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