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村发展成福州市新农村建设特色重点示范村。
福泉古道的一座名桥波澜桥,横跨在波澜溪上。这是福清镜洋镇革命老区村波兰村的一大地标。
“波澜”音同福清话“破烂”。别看如今的波兰村有着诸多光环:福州市新农村建设特色重点示范村、福州市文明村、省级生态村等,过去,这里却是贫穷落后的村落。
波澜桥下流水潺潺,见证了“破烂村”在一次次变革中破茧成蝶。
百年民居红色印迹
近日,沿着国道324线驱车来到镜洋镇时,记者看到国道左侧立着一座高大的牌坊,“波兰村”三字赫然入目。
波兰村的村道,整洁宽敞,花木扶疏。站在波澜桥头,记者看见前方一处拥有炮楼的建筑群,格外显眼。它就是波兰村最有名的张桥头古民居群。
古民居群由4座“六扇五”建筑物组成,分为“三落透后”“两落透后”不等,全部为土木结构,总面积3000多平方米,共有38间房间。
现年69岁的古民居主人张也,生于斯长于斯,20岁才随父亲离开故土,对张桥头古民居群有着深深的眷恋。
因此,他退休后从天津回到这里长住,义务负责古民居的日常维护,并兼职义务讲解员。
他说,张桥头古民居群始建于1912年,由印尼华侨张开文兴建。1925年,其先人在古民居中设立“陶民小学”(波兰小学前身),收的都是琯口、磨石、阳下等附近的贫苦村民子弟,在村中有口皆碑。
当年,张桥头古民居群中不但有小学,还有砻米店。因此,这里也成为掩护地下党活动的场所。张也的父亲张裔琼当时是“陶民小学”校长,同时也是地下党员,后考入厦门大学就读,参加革命工作直至离休。
炮楼则是1931年土匪横行时期,其族人为防止土匪袭扰,在古民居群东北方建起来的。
炮楼高三层半,并且设有多个防御垛口,如今外墙上仍清晰可见累累弹痕。站在炮楼楼顶,村中景色尽收眼底。
2003年,在张必进、张怀、张也等热心族人的倡议下,募集修缮资金20万余元,张桥头古民居群得以修葺一新。之后,张氏族人将其无偿提供给村里使用。
岁月流逝,这座一度衰败的古民居群,如今成了波兰村的热门“红色旅游”景点。去年,镜洋镇政府斥资在这座百年老宅内开辟“红色基地”。
如今,从波澜桥走向古民居群,沿途都是一组组图文,记录着闽中特委红色革命文化在玉融大地上留下的印迹。人们除了可以欣赏到古民居的精致和当年的生活情调,还能感受到因“红色基因”而跳动的脉搏,上一堂鲜活的“红色文化课”。
在热心乡贤的努力下,张桥头古民居群得以修复。
乡村振兴乡贤给力
除了张桥头古民居群,波兰村还按照修旧如旧、体现乡村特色的原则,对曾是游击队粮站的何氏祠堂、古驿道波澜桥、榕庵寺和下北郭古民居等古建筑进行修复,打造出乡村旅游新景点。
推动乡村振兴,需汇聚各方力量,文明乡风不可“缺席”。在波兰村,乡贤们的公益心、爱乡情,正成为引领文明好乡风的新动力。
2018年,镜洋镇规模最大的乡贤促进会在波兰村成立,19位理事中,有四五位是年纪大、威望高、身体硬朗的退休村干部或教师。
波兰村党总支书记陈力福告诉记者,波兰村两委非常重视乡贤,成立波兰村乡贤促进会,就是希望给深受群众尊重和信赖的贤达人士提供一个参与家乡建设的平台。
波兰村乡贤促进会会长张必进,积极配合村两委,主动作为,兴建波兰小学教学楼,修缮村委办公楼、文化活动中心等都有他的一份功劳。此外,村里铺设水泥路,安装路灯、户外健身器材,整治河道等工程,他也慷慨解囊,至今累计捐资达380万元。张必进等乡贤的义举,在波兰村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从2008年起至今,波兰村共募集各项资金2000多万元,引资引智助力家乡发展。
波澜桥
26度生态农场
蔬香农庄田趣波兰
从解放前的前线部队“粮草供应站”,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业种植村,再到发展工业经济村,到新农村建设样板村,本报也一路见证记录着波兰村的破茧成蝶。
作为福清的北大门,324国道和沈海高速公路两条高等级公路贯村而过,将波兰村村域分成了三块,这里如今已建成福厦公路波兰互通口,村庄距离福清市区约12公里,距离福州市区30公里,一小时地理圈内可衔接的城市包括莆田、宁德等。
这一次,波兰村又将目光瞄准了生态,如何讲好“绿色故事”成为了波兰村今年的新命题。
村党总支部充分发挥“火车头”作用,凝聚党员、乡贤力量,用好“三张牌”(“村企联动”牌、“政策红利”牌、“绿水青山”牌),大胆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发挥山地资源及地理区位优势,发展设施农业和生态观光农业,计划打造“蔬香农庄田趣波兰”。
“没有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何谈乡村振兴?”陈力福表示,今后,波兰村将扣住农业升级与旅游业发展两个题眼,规划乡村发展思路。目前,村里已经出租了1000多亩山地和400亩耕地,引进26度生态农场、裕丰农业、绿丰现代农业等特色农业项目。
花木掩映的村庄、整齐美观的民居、干净整洁的道路、丰富多彩的文体生活,还有村民们幸福的笑脸……我们期待波兰村再一次的美丽蝶变。
(雷岩平王光慧/文 林双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