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许江,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油画学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
杭州白马湖畔,一片葱绿中,有一个院子。红墙砖与灰水泥错落组合在一起的建筑,依山就势,自然得体。既有江南的典雅,又透着现代感。
这就是“最葵园”艺术中心。
徘徊其中,几个由红铜锻塑而成的葵盘,分散在户外区域,平均重量都在2吨以上,阳光下闪现出源自土地的色彩。
近20年来一直以葵为题材创作的许江先生,在这里读书沉思、会友雅集,更多时候一个人挥舞画笔。
眼前的许江先生正襟危坐,两眼炯炯有神。
他不像是接受采访,更像是应约上一堂艺术课。拿出的一个本子上,用黑笔密密麻麻而又工工整整写了3大页,还用红笔做了各种标记。
在茶香氤氲中,我们开始聆听他时而激越时而低沉,时而静默时而声如洪钟的思考。
“艺术是心灵的渡筏”
盛夏的午后,天气闷热。路过杭州地铁站,前去拜会先生时,我们特意在武林广场站,拍摄了先生10年前创作的铜雕作品《阳光·葵园》。
我们把照片拿给先生看,他原本师者威严的眼神变得柔和起来。“好久没去了,我要抽时间去看看。”他凑近仔细端详照片,如同面对多年没见的孩子。
(许江和他创作的向日葵作品。)
那幅满墙怒放的向日葵,在川流不息的城市空间中,热情奔放,流光溢彩。这是对城市生生不息的礼赞,更是对普通人心灵的无声滋润。
“人们在城市里赶路,艺术能带来片刻的宁静。”他说,美可以抚慰心灵,所以他一直坚持为大众创作美的作品。
“新冠病毒让平静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人类一下子不知所措。”先生说,“艺术是心灵的召唤。对那些疫情中的人来说,艺术是超度焦虑和恐惧的竹筏。”
“我发现我的艺术家朋友,相对其他人更为平静。他们在疫情期间抓紧读书,抓紧画画,有的人还把拖了很久的文债还上,音画读物成了他们生活的重要伴随。”先生说。
拿起画笔,绘心中所想;拿起文笔,写心中所思。因为疫情,文化交流活动减少,但也让他有更多时间读书思考和创作。
艺术之路,不痴心者难入佳境。先生说,自己的这股“痴”,源于多年对美和艺术的执着。他说,搞艺术,是一种精神的坚守,既要有国际视野,也要有本土关怀。
“全球视野与本土关怀共生互动”
访谈中,突然下起了大雨,雨声沙沙,窗外的绿色氤氲如油画。而室内更加安静,讲国美,讲国美与世界,先生富有磁性的声音,与外面的雨声形成奇妙的复调。
对先生而言,国美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一讲到国美,他一脸虔敬。
“国际化的视野不是我们这一代人所独有。”1928年,蔡元培选址杭州西湖创建国立艺术院时,就以调和中西艺术为办学宗旨。国美初创时的那一代人,大部分都有留学和研学的经历。可见,国际视野从来就是国美的追求。国美是世界的国美,不仅要扎根中国沃土,还要有世界眼光。“全球视野与本土关怀共生互动,这是国美的精神之源”。
从在国美读书、执教到担任院长,先生在校40年,有一种国美情结,他说,这是国美精神的延续。
(正在创作的许江。)
“我们这一代人赶上了改革开放,生命个体的节拍和整个社会、整个民族命运的节奏踩到了一起。”先生说,在国家资助下,他出国留学,开了眼界。
担任校长后,先生提出全球视野与本土关怀共生互动。他说:“国际视野是动力,本土关怀是内核。我们所有的专业,都要通过世界的眼光、国际的视野来催生、再造,这是我们国美的独特法门。”在这个理念的带动下,国美推动了上海双年展和上海世博会的举办。
这时,先生从笔记本下抽出一本厚厚的书。这本名为《地之缘》的“巨”著出版于2003年。书已微微泛黄,但先生摩挲其中,宝爱有加,眼神温婉而动人。
2002年,先生担任国美院长时,有感于亚洲各国之间的文化隔膜,开展了一场亚洲当代艺术考察。他选了杭州、伊斯坦布尔、孟买、德黑兰、曼谷等亚洲城市,成果最终凝练成眼前这本书。
先生还提及一段往事。美国旧金山美术学院前院长马丁把自己40多件艺术作品捐赠给国美。先生说:“这既是对国美的敬意,更是对中国艺术的敬意。”
“给年轻人创造更多出彩的舞台”
先生爱听戏,创作间隙偶尔会哼上两句。“前段时间,81岁的汪世瑜先生和弟子们同台演出《汪门薪传》,我看了之后很感动。汪先生作为昆曲界领军人物,为浙江戏剧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这一台演出,荟萃了昆曲、甬剧、越剧、婺剧、绍剧、瓯剧6个剧种。”
其实,先生自己也是一位毫无保留的师者。在国美,先生不管是做老师,当院长,还是现在担纲学术委员会主任一职,他都非常关注青年人才的培养,弟子中不少人也已经成为海内外名家。
如今,作为浙江省文联主席,先生把一部分精力放在策展上。他说,要给年轻人创造更多出彩的舞台。
今年上半年,先生花费大量心血策划了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这个活动每次都会把全杭州的美术馆“占”满。连办4年,已经成了这个城市的节日。先生说:“我们希望全世界的大学生、青年艺术家,在西湖之畔用艺术交流心灵,同时把灵感带回世界各地。这也是蔡元培、林风眠那一代开拓者的梦想。”
(2021年7月,“百年担当——浙江艺术特展”开幕,许江作媒体导览。)
先生说,新峰人才作品展上,他看到,美术界、书法界、摄影界新的一代已经成长起来,他很欣慰。
接下来,先生希望通过“诗画江南、活力浙江”这个省域品牌主题词的带动,借助之江艺术长廊、宋韵今辉文化节等活动,推动浙江文化精品的创作,培养更多文艺生力军。
“这些活动的背后,其核心都是重塑传统,激活文化品质,推动浙江艺术人才成长和文化精品创作形成高潮”。先生边说边站了起来,双手在空中划了一个V字手势,如一个乐章戛然而止。
外面雨停了,天空如一巨幅画布,云或如淡墨,或如浓彩,美美与共,浑然天成。
院子里的巨型葵盘,远远望过去,就像是一块块滚烫的烙铁,嵌入这座绿意葱茏的葵园中。
“来吧,一起留个影!”先生热情地邀请我们在铜雕前合影,“有空常来,我再把故事讲给你们听。”
(浙江日报海外版记者 肖艳艳 戚建卫 通讯员 祝融融 王智媛 王金双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