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时报

首页  >> 今日浙江  >> 查看详情

油彩飞扬 梦想不老 ——专访著名油画家全山石

2022-10-19 02:30:20 来源: 非洲时报 阅读 (4322次)

人物名片

全山石,中国著名油画家,2019年获第三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等。

秋日的杭城,天朗气清,钱塘江畔的全山石艺术中心格外热闹。当天,全山石老先生亲自策划的马玉如、高友林油画作品展开幕,给这个秋天带来了不一样的色彩。

这是难得一见的一场油画作品展,中国几代油画名家都来了。马、高两位中国美院的老教授,几十年来孜孜不倦地坚持油画民族化创作,却一直很低调,从不参加展览。全老对油画的热忱 “打动”了他们。当天,马玉如在家人搀扶下来到了现场,高友林戴着呼吸机、坐着轮椅也来了。

在全山石艺术中心,每年都会办几场令人喜出望外的油画展,总会吸引圈内外的观众纷至沓来。不少展是全老亲自策划的。他说,油画艺术是他一生的追求。

出国后,才真正认识油画

93岁,本该享清福的年纪,全老却完全停不下忙碌的脚步。他在艺术中心办公,看画、授课、接待来宾,忙到没有休息天。2014年艺术中心开放以来,就成了他的家。

全老很潮,银白的头发,配上背带裤,洋溢着青春活力。

(正在创作的全山石。)

谈起油画时,老爷子眼中的神采,如同画布上的色彩一般明亮饱和。

全老出身宁波书香门第,1949年考上了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中国美院前身)。

那时,油画引进中国时间很短,教学体制不完善。国内很难接触到真正的油画作品,大家只能传阅画报,临摹学习。按全老的话说,以当时的印刷质量,画报和原作相比,“差了两万八千里都不止”。直到1954年去前苏联列宾美术学院留学,他才知道究竟什么是油画。

艺术中心会客厅墙上的一幅黑白旧照,那是他和几位中国同学在苏联的留影,个个风华正茂。

那时,虽已是美院青年教师,他仍要从大一学起,一边学语言,一边补专业。

“我认为自己画得很像,为什么成绩不如苏联同学?”初来乍到,一向自信的全山石遇到了困惑。

(1957年,在列宾美术学院学习时的全山石。)

为了找到答案,他利用休息时间,在各大博物馆临摹油画名作,恍然大悟。“油画不仅仅是用颜料在画布上画画,还要懂得油画的本体语言,了解它的色感、质感、触感。”他还到乡间去访问,了解当地人的生活,对油画有了崭新的认识。

后来,他被选进列宾美术学院院长阿列什尼科夫工作室,直接跟着大师学习。

1960年秋,全山石拿着全优成绩回到母校任教。从此,他一直致力于培养中国新一代青年油画家,还通过一系列创作实践、出版策展等,探求油画艺术。

为看原作,走遍欧洲博物馆

说来没人相信,上世纪90年代,为完成多年心愿,退休后,全山石背着换洗衣物,还自带电饭煲,几乎走遍了欧洲所有博物馆和美术院校。

欧洲是油画的发源地,为了了解油画的来龙去脉,他独自出发去各大博物馆考察。

“你们不知道,原作的力量有多么震撼人心。” 虽然常常长途飞行,但只要走进博物馆,他的劳累之苦就会被欣喜若狂所替代。

“我小学三年级就知道文艺复兴有三杰,可是我真正在意大利看到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原作,已经白发苍苍了。”回忆起这段经历,全老感叹相见恨晚。

十多年前,艺术中心所在的位置还是一片农田。现在,艺术中心两馆相辅相成,老馆侧重公益性,新馆偏于商业性,如今新馆的经营所得都用于老馆的建设。在老馆,有五分之三的展厅是常设展览,观众可以免费欣赏到西方精品油画原作。一馆到双馆,这片圣洁的艺术殿堂,吸引油画专业人士、艺术爱好者前往打卡,还成为青少年美育基地。

(图为全山石艺术中心新馆。)

时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前来拜访,希望全老能够帮助培养年轻教师。2015年,全老亲自主持教学的第一期油画高级创研班开班。去年夏天,又开办了第二期。他依然亲力亲为,还带着学员们去新疆体验生活,继续培养新一代油画人才。

文化需要交流,他想作为一座桥梁,让年轻人知道什么是原原本本的油画,让发源于西方的油画在东方开花结果。他还曾带着学员到国外博物馆参观、交流。

几十年来,全老亲自编著了几十套介绍西方著名油画家的画册系列丛书。

一句忠告,一生探索

在全山石归国前,一位艺术家的忠告让他至今萦绕耳畔。

留学时,他和同学曾拜访前苏联著名画家萨里扬。萨里扬拉着他的手,语重心长地说:“我只认识你一个中国画家。中国人能掌握西方绘画技巧,而我们对东方总觉得陌生。中国有优秀的文化遗产,千万别忘记……”

油画是西方的舶来品,怎么使这种外来艺术成为如同己出的艺术语言?

几十年来,全老一直在探索油画的民族精神。他在坚持西方绘画技法的基础上,表现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的情怀,创新中国精神和中国气质的表达方式。

全老曾20余次深入新疆采风。那里有强烈的紫外线、饱满的色彩、淳朴的人民、丰富的多民族文化,到处都是令他激动的绘画题材。这正是他寻找的中国油画宝库,他常常一待就是几个月。

(1983年,全山石在新疆给学员们示范。)

(2022年7月,全山石在新疆采风。)

“油画是世界人民的共同遗产,需要百花齐放。我们既需要进行曲,也需要小夜曲和摇篮曲;既需要梅兰竹菊,也需要漫野山花。”全老特别推崇马、高两位教授,他们把中国元素融入到油画当中。

现在,到了周末,全老还是喜欢画画,一天可以画四五个小时,这还是跟家人争取来的时长。

“年纪大了,人家说要静养,我就主张要‘动养’,眼动、手动、脚动、脑动。”他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作息,前几年还一直坚持游泳。“年纪大了,他们不让我游了。”全老很不服气。

今年底又要推出一个大展,全老又忙碌起来,脚步快到年轻人都追不上,满头银发却倔强而又自信。(肖艳艳、戚建卫、王金双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