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传统是一条河流,那么,编钟既是源头,又是未来和远方。编钟,被誉为“中国古代的钢琴”。跟随本期《中国电视》,在《国乐的侧脸》中从曾侯乙墓及叶家山墓地出土的编钟入手,解读乐器本身及它蕴藏的历史信息与音乐奥秘,了解它何以成为历史上的“八音之首”。
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221),中国湖北省的大部分地区属于当时的楚国。1978年夏初,在湖北省随州市随县城西1公里的擂鼓墩,发掘了一座至今2400多年的战国早期大型竖穴木椁墓,在这里出土了一套重达2500多公斤,大小不一的编钟,总数达65件。这套2400年前的宏伟乐器以它完整的器型和优雅的声音,震惊了全世界。它的12乐音体系打破了过去认为的由古希腊(公元前5-6世纪)传来的说法,被誉为稀世珍宝的曾侯乙编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
在曾侯乙编钟出土40周年之际,中国武汉音乐学院举办了一场纪念音乐会,新创作的编钟民族交响乐正在紧锣密鼓地排练,乐曲的名字叫《和鸣》,追承的是中国古代8种不同材质的乐器和谐共鸣的情境,在古代被称为“八音和鸣”。
(演奏编钟)
中国古代的音乐传统是以编钟为“八音之首”,八音之乐可以说就是当时的交响乐,而“八音和鸣”指的是理想中的“天地和畅”的境界。此次音乐会可以说就是我们与中国先人们利用音乐隔空的一次盛大交流。
《中国电视》邀请您关注《国乐的侧脸》更多精彩内容:
您对《中国电视》推介的内容是否满意?有什么建议您可以致信zguodiansh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