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年前,中国初唐(约10世纪)诗人张若虚用文字描绘过“春江”的永恒之美;百年前,民族音乐团体“大同乐会”借着辉映千年的文字和意境,开创了国乐的新声。《春江》的音乐声中叙述着1000多年前中国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故事,《中国电视》邀请您收看《国乐的侧脸》,感受人们用现代的光影演绎着月色笼罩下诗歌中的景象。
今天的人们对《春江花月夜》给予了极高的赞誉,认为它是名曲中的名曲,有着无可替代的显赫地位。但乐曲《春江花月夜》其实是一首新品,它的诞生通常认为不到100年。与乐曲同名,更广为人知的《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唐代(约10世纪)诗人张若虚写的著名诗篇。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所描绘的春江美景所在地为今天的中国扬州。尽管文字中记载的“世界”在今天的扬州难以寻觅,但当年商贾云集的繁荣景象,我们似乎仍然能够感受到。
(音乐家吴蛮演奏《春江花月夜》)
琵琶结合了世界多民族的音乐基因,它从遥远的异域迁移而来,经过与同类乐器的融合在中国唐代(618年-907年)大放异彩。吴蛮作为当代中国主要音乐家之一,琵琶古曲《春江花月夜》赋予的文化根基,激发出她的音乐活力,“春江”琵琶由此走出中国国门,踏入全新的音乐旅程。
今天,乐曲《春江花月夜》仍然不断演绎着新的传奇,《春江》将犹如绵延不绝的一江春水,向人们次第呈现时空中的相逢,以不朽的旋律,奏响整个民族心灵感受的和弦。
《中国电视》邀您收看《国乐的侧脸》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