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长河中,中华典籍浩如烟海,映照着中国人上下求索的精神。本期《中国电视》向您推荐三集纪录片《典籍耀中华》,邀您探索典籍背后的故事。
第一集《守藏之责》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历经风雨,依然璀璨夺目,是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
一轴有着800多年历史的金代汉文经卷,是中国国家图书馆的镇馆之宝。这就是佛教典籍汇编《赵城金藏》中的一卷。《赵城金藏》被誉为“天壤间的孤本秘笈”,既是佛教典籍,也涉及哲学、历史、语言、文学等领域。抗日战争时期,为防止日军抢夺《赵城金藏》,在广胜寺住持力空法师带领下,众僧人一同将《赵城金藏》转移至飞虹塔,并用砖砌死塔门,进行集中保管。面对日军的“大扫荡”,八路军战士们将全部经卷装在包袱中,马驮人背。为避免行军战斗中经卷散失,八路军战士们将《赵城金藏》安置在3座洞窟内,并派人暗中看管,最终守住了《赵城金藏》。
而今天的中国国家版本馆,收藏着一件件珍贵的甲骨、简牍、古籍文献和雕版拓片,既有浓厚的年代记忆,也昭示着中华文明的光辉灿烂。
第二集《修典之功》
中国历朝历代全盛时期均会编纂典籍。
(《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是清乾隆年间(1711年—1799年)历时13年编修的一套大型丛书,是中国古代对中国古典文化的一次最系统全面的总结。据文津阁藏本统计,全书共计79338卷,36000余册,约8亿字。因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分,故名为“四库”。编修完成后,乾隆皇帝命人手抄7版,分藏于全国各地,热河避暑山庄文津阁收藏的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能看到“渊溯津澜——《四库全书》文瀚合璧”古籍展,首次同台展示文渊阁、文溯阁、文津阁、文澜阁四阁《四库全书》的真本和仿真影印版本,这是《四库全书》抄写完成后的首次历史相聚。
第三集《传世之道》
(竺可桢)
中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奠基人竺可桢(1890年—1974年)通过从古籍中寻找古气候的“蛛丝马迹”,绘制出中国近五千年温度变化曲线——“竺可桢曲线”。对终年冰封的格陵兰岛,外国科学家也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得到了格陵兰气温升降图,即“格陵兰曲线”。令人震惊的是,远隔万里的两项研究,得出的曲线竟然大致相同。竺可桢从浩瀚的古籍典藏中寻找物候变迁的信息,创立了自成一派的研究气候变化规律的方法,说明中国古代文献资料极富价值。
20世纪60年代初,疟疾肆虐,全球都没有控制疫情的有效方法。中国也开始寻找对抗疟疾的有效药物。从小就喜爱翻看医书的药学家屠呦呦在对历代药物文献进行梳理时,用低沸点的乙醚来提取青蒿素。如今,青蒿素和它的衍生物,成为全球抗疟的一线药物,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这也是中国医药在传承传统中医基础上的重大创新发展。
2022年7月23日,保藏、展示国家版本资源的中国国家版本馆顺利落成。中国国家版本馆由中央总馆文瀚阁、西安分馆文济阁、杭州分馆文润阁和广州分馆文沁阁组成。中央总馆及三个分馆分布在神州大地的东西南北,既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又遥相呼应,确保了中华版本免遭损毁,永久安全保藏。
《中国电视》邀您关注《典籍耀中华》更多精彩内容:
第一集:
https://yspapp.cn/1kiT
第二集:
https://yspapp.cn/1kr5
第三集:
https://yspapp.cn/1kzp